本文概述了产品分配标准设置、成本特性、共耗材料分配及假退假领等财务管理知识。包括基于不同生产模式的在产品成本计算与分配方法,通过成本中心和用料清单等设置费用分配。同时探讨了共耗材料的权重分配问题及假退假领的概念与实践。
在产品分配标准设置基本操作
基本恒等式: 起初在产数+期初调整数+本期投入数=本期完工数+期末在产数。 存疑:此数量是原料数量,成品数量?应该是原料数量。
普通订单分配:1 费用分配至生产订单, 2 将分配的费用通过在产品分配标准进行在产与完工的分配
具体根据根据成本中心(即车间、部门)进行设置。
完工数量公式看不懂。
适用场景介绍
分配标准结果举例
新特性产生的背景、价值、适用场景介绍
价值:支持企业基于不同的生产模式下更灵活并合理计算和分配在产品成本。
场景:不计算在产品-启用月末在制转移工艺复杂,假退假领。
完工数量
约当数量:加工周期长、跨期,按订单维护约当系数,较复杂前端业务人员进行配合
按用料清单:常用,适用于制造业,产品层级多,工艺较复杂。
汇报未入库数量:用的较少,启用跨车间作业成本,把一个工序作为一个车间,
月末在制数:操作上较复杂,如上面可满足不建议用。
新增特性月末在制数
表体与表头的计算规则选择逻辑, 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盘点,已预置多种计算规则,不支持简单生产规则,
月末在制计算规则的两个选项用途。
获取在制结存的前提:设置好月末在制规则,有盘点。
案例分析
高屋建瓴,曲高和寡。
入库消耗数量,入库单位消耗是什么意思?
个人理解:1.1.3考虑退料公式:根据图片,应该是父项BOM为1子项物料。共计1000父项物料,入库100父项物料,消耗考虑退料,用应发1000-退料50=950实际消耗,950/父项下达1000*父项完工100,得出已完工的100父项物料消耗了子项95件。(只是根据公式计算,不考虑补料的情况,但是不利于理解。可以假想实际存在50的补料? 只用95个子项怎么会生产出100个父项物料? 哎,这例子举得挺抽象,只用于展示公式计算的意思吧?)
2存在跨骑领退补时,使用“月末在制数“作为。。。。。此例子应该是退料同时补料的情况吧? 未加说明2月补料计算时未退料,这样描述不易理解。 个人推测,待后续验证。
领退补时存在多种方式,仅退料,退料补料,补料,所以不严谨不易理解。
举例表述的意思可能是用即时用量数据,易受退料补料单未及时录入导致成本计算与实际有差异。
4、【知识】成本案例:生产用料清单列表中在制材料数量60Pcs,成本计算单为55Pcs
这个描述的理解不了。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因公式设置使用应发数量进行计算,不考虑领退补,导致计算出的耗用数量不准确。
改进方法是调整公式? 如果没报废,应发110,完工50,剩下60,这个怎么调整公式? 不通不通......要不按实际领用进行计算会准确一些吧?应该还是应发数量误差导致的吧?
共耗材料的分配通过权重来控制?
共耗材料的分配在分录数太多的情况下不宜进行分配。
关于共耗材料的分配设置。找时间实操验证学习。
7、心虚的补充一下
假退假领:假退料指月末或某些产品制造完毕后,对于已领未用但以后仍需使用的材料,只办理退库手续,实际并不退库的退料办法。实行假退料,用料部门实际上并不将已领未用材料退还仓库,而只是同时填制本期末退料单和相应的下期初领料单,或者只是填制已领未用材料的清单,交财会部门据以作本期末退料和下期初领料的记录。采用这种办法,可避免材料实物的不必要移动,又可以正确计算材料的结余额和产品成本。个人理解其本质类似于采购暂估中的月末入账月初一次冲回。
day-3-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