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李超:产品设计师是连接需求与技术的“桥梁”原创
金蝶云社区-金蝶云社区
金蝶云社区
51人赞赏了该文章 1,661次浏览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编辑于2019年01月25日 14:02:45

毕业于畜牧兽医专业的李超,现在成为了一名产品设计师,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专业领域,在他身上实现了统一。

 

从农牧行业的科研工作者辗转到软件行业从事产品设计工作,李超的职业发展可谓经历了颠覆性的转变。不过,他的职业转型很成功,现在的他在产品设计师的岗位上做的顺风顺水,而这一切源于他厚积薄发之后释放出的能量和钻研好学的职业性格。


微信图片_20190125135410.jpg

 

一、厚积薄发奠定扎实的项目实践经验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李超,进入职场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农牧企业里从事科研工作,这项工作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数据分析和统计工作,这也使得他的Excel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凭借扎实的Excel技术,李超收获了职业生涯上的第一次转型机会,他被调岗到了集团财务中心,负责财务的报表合并和信息系统管理。在那里,他开始正式管理企业的信息系统,也正是在那时,他与产品结下了不解之缘。

 

彼时,李超所在的企业与金蝶签订了一个EAS的信息化项目,他开始参与公司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包括EAS的OA系统、EAS的HR系统、EAS的财务预算系统等,但项目后来遇到一些多方面的问题,没有实施完。“我和同事基于一些第三方建模工具,做了公司内部的费用报销系统、预算管理系统和合并报表系统,合并报表系统还可以从旧的信息系统读取数据,从业务系统自动生成报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时候我已经开始在从事一些初级产品设计工作了。”

 

李超坦言,那时他的主要精力只在产品实践层面,产品用户主要是公司内部员工,比如面向财务的可能就几十个人用,但是这些经历让他对企业信息化产品有了初步的了解。

 

2014年,正逢公司升级K3 cloud系统,在他的主导下,公司在K3 cloud上线了很多模块,包括他参与开发的销售人员手机下单轻应用,这些项目经验也为他后来转型做产品设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及至2017年初,公司总部搬到成都后他不得已离职,李超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因为前面三年多时间在做K3 cloud有关的事情,感觉它是一个蓬勃生长的产品,就想着就找一个跟这个有关的工作。”这也成了他选择金蝶的内在原因。

 

“当时想还是去其他甲方企业的,看到张荣华老师在boss直聘上发布的招聘信息,就跟他聊了一下,因为之前在上家公司的时候有跟他有打过交道,彼此都有一点印象,聊了一下发现这边有岗位空缺就到这边来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得益于他在上一家公司积累的多个信息化项目实践经验,李超的职业转型过度的很顺利。

 

二、产品设计师是连接需求与技术的“桥梁”

 

刚到金蝶时,李超负责费用报销和固定资产两个模块的需求规划,由于这两个模块的功能已经比较成熟,可供完善的空间相对较少,李超调侃自己更多的是扮演高级客服的角色,大多数时间在帮客户解决产品使用方面的问题。

 

2017年底,李超被调往金蝶云移动应用开发部,从企业信息化项目,到移动端轻应用产品设计,全新的领域也让他的职业生涯迎来了新挑战。“对我个人而言,应对这种变化和挑战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书,我会买很多的书,虽然不一定每一本都看完,但会从书中汲取我需要的知识。”

 

除此之外,他还会报一些学习课程,网上查找一些论文,里面会有大量的行业经验,前辈总结的经验教训可以让他快速学习。李超说,产品设计师的工作是把用户需求利用现有的技术“组装”为一款产品,如同组装电脑一样,使用者可以按照自身需求配置电脑设备,产品设计师就是将用户需求设计成产品。

 

在他看来,产品设计师的工作,对硬技能要求并不高,因为输出的产物形式上相对比较简单,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的产品,是一个感觉上可以短期速成和上手的工作,但是许多人都可以做并不意味着很容易能做好,好的产品设计师需要强大的软技能,比如沟通交流能力、问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

 

“网络上常常会有程序员调侃产品设计师乱提需求,其实没有乱提的需求,只有表达的不够好的需求,当你想要设计一款产品时,表达不清楚也是一种问题。”

 

李超用一个技术性的词语形容了产品设计师在整个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中间件,形象化的比喻是“桥”,一端是用户的需求,一端是研发,产品设计师就是链接两段的一个桥梁,把用户需求、市场需求“翻译”成技术可以理解的语言,“翻译”成交互设计师和视觉设计师能够领会的意图。

 

当然,优秀的产品设计师不仅仅只是去“翻译”需求,他们还会去挖掘需求,洞察市场的趋势,“一个优秀的产品设计师视野一定要广,只有见识到更多、更广的东西,才有更多的选项;此外,还要多学会欣赏优秀的设计,只有保持自己的审美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排列组合中找到最好的组合选项。”

 

三、对产品的核心诉求点是度量用户体验的“尺子”

 

关于To B产品是否要像互联网产品那样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李超有不一样的见解。在他看来,我们平时理解的用户体验是狭义的,对于To B产品而言,它的用户体验不仅仅体现在产品使用层面,从销售人员上门拜访讲解,到实施顾问现场培训,用户使用产品,产品售后服务,论坛提问自助学习……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构成了To B产品的用户体验。

 

而互联网产品更注重产品的用户体验是因为它的关系到产品和项目的生死,每一个细节、每一次宣传、每一个落地页的设计都需要追求用户体验。“互联网产品能够触达用户的渠道只有产品本身,所以用户只能聚焦在产品体验上,但是To B产品触达用户的渠道有很多方式,所有的渠道加到一起才是完整的用户体验。”

 

其次,不同身份的人对用户体验会有不同的理解,站在企业经营者的角度,他购买产品关注的核心价值点是产品能否给企业带来经济价值,而不是产品的界面美观程度、人机交互设计、用户体验等因素;而站在产品设计师的角度,他在设计产品时一定会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

 

所以,用户对产品的核心诉求点是度量这款产品是否注重用户体验的“尺子”,这也决定了产品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把用户体验放在怎样的位置。“企业采购To B产品是一个商业行为,提示用户体验如果不能给他带来商业价值,那就不是他的核心追求点;产品设计师追求好的产品设计,一定会追求产品体验;互联网产品用户追求产品本身的实用性,也会比较注重用户体验。”

 

时代在变化,特别是在科技行业,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说,去拓展自己的技能范围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即使是那些曾经被认为不需要设计师掌握的能力,甚至还有一些未知的能力方向都需要我们去挖掘。所以,李超会不断从书籍、文献、网络等各个渠道汲取知识,让这些新知识成为他职业成长的养分。

 

李超是典型的互联网80后,对于当下热门的APP产品,会有比较多的研究,用他的话说,产品就是组合,创新就是创新的组合,能够把当下创新的元素搬到自己的行业里面,就是一种创新。

 

他给我们举了两个例子,比如把现有的智能音箱和ERP单据组合,变成一个可以回答ERP单据问题的’智能秘书’,这就是一种组合创新;再比如“得道”APP,主打的概念是“每天听本书”,就是将一本书分解成二三十分钟的音频解读,实际上是把音频和视频组合成了一种新形式。

 

写在最后:

 

总结自己的职业性格,李超调侃自己是“门门懂点,样样平庸”,他说自己的兴趣比较广泛,一旦遇到新事物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就会迫不及待的去买相关书籍,或者与人交流相关话题,正是这份猎奇心理和好学态度,让他比一般人的视野会广很多,而这恰恰是一名产品设计师需要的职业素养。

 

在访谈的尾声,我们有幸看到了李超老师个人的手机APP应用, “有一点用”、“效率办公”、“看点段子”…… 这是他对APP文件夹的命名,极具创意和生活化气息,一如他的个人气质,骨子里透露出的老一代网民的诙谐和新一代互联网用户的灵动。

 


图标赞 51
51人点赞
还没有人点赞,快来当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图标打赏
0人打赏
还没有人打赏,快来当第一个打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