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案例,聊聊IPO中的个人卡核查(1)原创
金蝶云社区-FreeCity身份
FreeCity
1人赞赏了该文章 355次浏览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编辑于2020年08月15日 08:37:51

01

什么是个人卡?



前面在“企业小金库”一篇文章中,我默默给自己挖了不少坑,今天就来填第一个坑:个人卡



所谓“个人卡”,指的是账外私设以个人名义开立的银行账户,用于“账外业务活动”。从这方面来看,个人卡和小金库两者关系密切,很难分离。小金库的实现依赖于个人卡基础,而个人卡又能为小金库带来各种屏障。



前文也说了,绝大部分企业都有自己的小金库,都倾向于使用个人卡+小金库模式,规避账内的监管,操作规则内较难处理的事情。如果不涉及到金额重大或者违法违规,理论上,它的存在,即是合理。



但是,如果企业走IPO的路,那么个人卡的审核,就会上升到一个质的层面。今天,我们不妨以案例来说明,请继续往下看。




02

个人卡使用的常见场景

实务中,个人卡使用的常见场景有哪些呢?其实和小金库使用是类似的,因为上面也说了,小金库和个人卡,往往同时出现,关系密切。我们简单来捋一捋,主要那么几个场景:



① 使用个人卡代发工资、代垫费用

② 使用个人卡代收销售货款,或者代付货款

③ 使用个人卡替供应商、客户代垫款项

④ 使用个人卡走账,虚构体外的资金循环



了解了大致的场景,我们脑海里就有了个参考。



哦,原来是有这么几个场景,会出现个人卡;

出现个人卡主要原因,原来是这几种可能;

出现个人卡情况后,财务数据会呈现出哪些异常等等。



执业敏感性具体怎么形成的?第一步就是上述所说的思考。然后再去实践中结合起来,慢慢地,把知道变成做到。如果没有合理的思考前提,那做再多,可能会“事倍功半”。




03


如何识别企业使用个人卡?

前面也提到,从场景中,我们可以培养识别的敏锐感。具体举个例子,比如当员工平均工资,明显低于同行业工资水平时,我们就要谨慎怀疑:是否存在账外列支工资的情况。证实的过程会有难度,因为企业往往不愿意主动透露,而完整性素来较难核实。



最好的方法,当然是企业主动告知,如果企业不主动告知,那么我们可以用这么几个方法:



1.通过多方访谈,比如问员工,除了公司发放工资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收入来源;

2.核查资金流水,通过检查员工的银行流水,找到代发工资的蛛丝马迹;

3.查看员工名册,通过工商核查员工是否有控制的企业,和公司发生交易;如果有,进一步了解交易背景;只要有账外的东西出现,个人卡往往会作为附属品而“如影随形”;



其实,如果员工说实话,或者公司愿意开发查询个人资金流水的权限,问题就很容易查清楚。但事实是许多企业一开始并不愿意配合,这就要采用“软硬兼施”,“胡萝卜和大棒”的策略了。



这部分策略使用是一门艺术,仅供高段位审计汪使用,初级审计汪还是先学会发现和汇报,然后再看看观察高手的解决方法吧。 




04


案例:科德数控,使用个人卡代发工资

科德数控是一家国内领先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目前申报科创板上市。在公司的相关招股资料中,我们发现有关于个人卡的一些情况:


微信图片_20200815083536.png


这里提到17-19年度,公司使用个人卡发放工资582.03万元、741.97万元以及749.73万元,占当期发放总薪酬的比例为25.79%、24.13%及17.07%。从金额和比例来看,使用个人卡发放工资已经成为公司的问题,但由于金额比例还没有那么大,如果公司能够解释合理原因,并且在申报前停止使用个人卡,那么是有可能打消审核过程中对公司财务合规性的疑虑。



那我们就来看看公司是如何解释的:


微信图片_202008150835361.png



公司解释的原因,简而言之,是为了实现薪酬保密。我们再看解释能否接受时,第一看解释的合理性,就是逻辑上是否合理;第二看解释的真实性,就是看是否有坚实的外部依据支撑。



这里,薪酬保密是相对能够接受的理由。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合理认为,是公司帮员工避税而采用部分账外列支的情况。那么如何来看理由的真实性?



结合我们的两种猜测,我们可以测试一下,目前员工需要计缴的个税和包括账外部分后,需要计缴的个税,是否存在大差异。这一点要针对每个员工去做分析,因为个税的边际税率在,总额分析并不准确。



但综上来看,哪怕理由再怎么合理,个人卡发放工资在IPO公司中,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因为财务合规性、完整性的要求就是公司的所有费用都在体内反映出来。



因此企业必须停止使用个人卡,并且对“如何杜绝个人卡”作出相应措施。我们不妨看看公司的措施:


微信图片_202008150835362.png

微信图片_202008150835363.png



首先是有关于内控的完善整改总体措施,然后是具体的措施。总的来说,“纠正错误”的两个手段是:

  1. 弥补过失:注销个人卡,将费用完整反映到账内,同时补缴个人所得税;

  2. 预防过失再次发生:完善制度,规定权责。



做到了上述2点,再考虑到问题不是很严重,金额也不是很大,动机也相对纯粹,那么审核时,就极可能不作为“实质性障碍”了。



在实务中,通过个人卡发放工资,从而实现“账外列支成本费用”,更多的原因是:

  1. 帮员工节税,这点一般看老板理念;

  2. 账内的成本费用少,利润就高,报表被粉饰,粉饰后对IPO审核通过有一定好处;但由于账外列支部分,如果是老板自掏腰包,会存在一定资金压力,因此需要搭配“账外收入”;

  3. 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使用个人卡比公司卡,存在很大的便捷性。比如在涉及到较多个体户的交易中,个人卡就更加方便。还有一些存在较多小规模分支机构的公司中,个人卡存在也比较普遍。



最后,我们从这个案例中,来看看中介机构是如何核查的:


微信图片_202008150835363.png

微信图片_202008150835364.png



核查程序相对来说会写得很严谨,因此句式和说法会比较规整,不太耐看。简单翻译一下,主要做的程序是:

① 了解事实情况(1和2):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在此处,先要查清楚个人卡的具体情况,包括列支的费用明细,涉及到的相关人员等;



② 核实解决情况(3、4、5和6):也就是之前我们说的两点:弥补和预防。弥补是成本费用重新还原入账,并且该缴个税的,补缴个税及滞纳金;5和6是预防,单纯说说内控完善还不行,得出具承诺,写保证书。这里需要写承诺保证书的人员是:个人卡持卡人、相关董事以及高管。



写保证书这点在IPO核查中非常普遍,有些事确实难以100%核查、预防到位,那么只能用保证书来做个约束了。但事实是,即使保证书有了,中介机构仍不能避免其所负担的责任。保证书,只是“锦上添花”,让所写的内容,更有说服力一些。




05

案例总结和下文预告

上述案例,主要是使用个人卡发放工资的形式。使用个人卡发放工资的原因,不仅仅只有薪资保密目的,还存在着其他许多原因,上文也有提到,比如省个税,行业需求等,如果大家有兴趣,后续可以找案例,具体单独展开。



其实,我们最常学习的两个方式是:从实务中以及从案例中。结合我们读书时代,就是理论和实际结合。如果实务中目前没有碰到个人卡的情况,那么先从既往的IPO案例中学习,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文,我们仍将对IPO核查过程中的个人卡,结合案例来进行分析。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觉得不错,欢迎点赞!


作者:FreeCity,资深财税实战者,让更多的人懂财务。微信公众号:行走的审计汪

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