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理财突然火起来了?
金蝶云社区-苏打——互联网金融
苏打——互联网金融
2人赞赏了该文章 164次浏览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编辑于2018年04月30日 17:10:59

        2013年,余额宝面世,全国个人理财市场被引爆,三年后的今天,已经是一个连大妈都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睡大觉”的时代。然而,国内有超过4000万家中小企业,其中大量的企业还在将资金以活期的方式存在银行里。

         据了解,企业一方面有大量资金涌入,另一方面,除了购置固定资产外,在日常经营中又有大量现金留在银行账户上,没有实现企业资金效益的最大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小企业有 56.4 万亿元存在银行账户。

         出现这一局面,不是国内企业不愿意进行企业理财。背后的原因大概是企业理财与个人理财需求不同,企业理财将安全性和流动性放在首位,收益率是其次。加之国内投资理财市场风险增高、经济下行等因素,使得企业更加保守。

         另一方面,能够为这些企业提供金融理财服务的公司屈指可数,尤其是短期流动资金的企业理财市场尚未建立。所以大多企业只得无奈选择银行活期,几百万的流动资金往往只能得到几十元的利息。

         自去年开始,这一局面得以改变。从大环境去看,由于国内整体经济下行,股市低迷,流动资金增加,市场不缺钱了。加之企业发展经营中,产生了资金沉淀,企业对闲置资金的理财需求日益增强。

         企业理财这一市场迅速升温后,甚至出现越来越多地上市公司将盈利主要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现象。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购买理财产品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1086家,实际购买理财产品次数达14639次,即平均每家公司购买13次,累计交易金额高达11802亿元。

         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企业理财市场受到追捧的原因也很简单,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购买理财产品,而不自己投资,或者不再存入银行活期。这得从两方面去说:

          首先针对一些小型创业企业来说,其自身缺乏理财经验,流动资金通过理财公司进行投资,比自己投资更为稳妥,且理财产品的利息根据不同期限收益不同,均远高于银行的活期利息。

          另外大型企业集团虽然不缺理财经验,但是对于一大笔闲散的短期流动资金,很难专门做理财,项目资产端的寻找耗时耗力不说,风险也难以把控。所以,也有很多大企业愿意购买短期理财产品。

         所以,如今切入企业理财市场的非银行机构也开始不断增加,各金融机构纷纷加入到这一市场的争夺中来。

         目前,有国资、大型上市企业等背景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及一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玩家,包括P2P也做起了企业资金理财的生意。据了解,仅7月就有3家互联网金融平台(汉金所、开鑫贷、宜信)相继宣布推出企业理财业务。

         为什么互金平台越来越青睐于企业理财业务?每日金融记者此前曾报道,本月20日,美利金融发布公告结清理财个人理财端,计划发展资产端业务。首先在成本上,个人理财在运营维护方面成本较高、获客也逐渐困难,企业资金明显低于个人。在规模上,企业理财一般单户金额较大,而个人理财小而分散;并且相比个人理财,企业行为更加理性,在专业、容错方面也更好。

         这也随之产生一个问题,企业理财市场进入门槛要求更高,对平台背景、产品、运营、风控等综合素质要求都更严格。

          因为企业投资金额较大,对于完全适配资产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企业理财同样需要较好的流动性。此外,企业理财的需求一定是多样化的,多元化的投资,这样才可以降低风险,这就给平台提出了资产多元化的要求,对于平台产品设计能力、资产组合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除了开发难题之外,大单资金如何匹配,对平台资产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拥有资产优势的平台才有能力做好企业理财,一旦出现资产荒,大单资金若无法完全投完,就会出现资金池,因此并不是任何平台都有能力做企业理财。

         对于平台方来说,考验它们的还有对金融机构和产品筛选、把控的能力。在底层资产端的选择上,银行、券商、公募基金、基金子公司,在这四个领域中有更多具备刚性兑付能力的机构,但是否能与之合作而非竞争,是平台能否进入企业理财市场的另一重要条件。

转发整理自:公众号-每日财经,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