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经营中,有些企业可能会先对一些原材料进行初步加工,形成几种最基本的产品,然后在这些初级产品中进行选择,决定哪些产品应直接对外出售,哪些初级产品是需要进行再加工形成等级更高的产品,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这种将原材料加工成若干种产品的生产方式被称为联合生产,形成初级产品的时点被称为分离点(split-off point)。
在这类“出售或再加工决策”中,决策者根据相关性的原则,只需要考虑在分离点之后发生的再加工成本即可,而在分离点之前发生的所有生产成本都是沉没成本,与决策是无关的。
【例】ABC公司每月产能为250,000加仑原油,其市价为$4/加仑;如果进行再加工可以生产出馏油。现有一个公司要求购买一个月的馏油,新订单交货价为$7/加仑,同时会发生$2元/加仑的变动加工成本。接受该订单,则产量会减少20%,并且还会发生$60,000的固定费用。那么ABC公司是否应接受该订单?
【解析】依据所给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再加工(有20%的损耗) | 直接出售 | 差异额 | |
相关收入 | 250,000×(1-20%)×$7=$1,400,000 | $4×$250,000=$1,000,000 | $400,000 |
再加工成本 | $2×250,000+$60,000=$560,000 | - | $560,000 |
增量利润 | -$160,000 |
【分析】经过再加工后的馏油,总收入$1,400,000,与直接出售相比,增量收入为$400,000。而再加工的增量成本=$2×250,000+$60,000=$560,000。
增量收入小于增量成本,即精加工使得利润减少$160,000,所以应该立即销售,拒绝再加工。
【总结】
1.在分离点之前发生的所有成本都是沉没成本,与决策无关;
2.判断是否应该进行再加工,取决于再加工的增量(相关)收入是否大于增量(相关)成本,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企业就会有增量的利润,再加工就是可行的;反之,则不可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