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宁夏枸杞品牌百瑞源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枸杞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百瑞源自建种植基地确保枸杞质量,研发锁鲜工艺提升产品价值,并推动软件系统变革实现数据化管理。疫情加速了其线上化转型,通过会员数据中台精准营销,年轻消费群体成为新目标。百瑞源的数字化转型为宁夏枸杞产业树立了标杆,助力其走向全国高端市场。
导读:
自古宁夏枸杞就有“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宁夏枸杞甲天下”的美誉,但枸杞是地方土特产,难免存在渠道杂乱,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如何将真正的好枸杞,卖给全国消费者?这正是百瑞源思考的问题,于是其通过数字化做一粒“心里有数”的好枸杞,走向全国!特别分享给您这篇文章。
百瑞源数字化转型纪录片《杞源》
7月底,宁夏的头茬枸杞已经采摘完毕。失去红色果实的一排排枸杞树,挺立在黄沙土上,为两个月后的秋果积蓄力量。
“枸杞属于耐干旱、耐盐碱、耐贫瘠、耐严寒、耐酷暑的植物,它适合在西北这片贫瘠的土壤上生长。”
百瑞源枸杞品牌创始人郝向峰,干了近20年枸杞种植,对于枸杞,如数家珍。
宁夏枸杞有600多年人工种植历史,素有“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宁夏枸杞甲天下”之美誉。
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郝向峰
在郝向峰看来,枸杞既是宁夏最具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因药食同源,也是健康产业,另外西北风沙较大,作为常年生的落叶小灌木,枸杞还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刚进入市场时,宁夏枸杞没有显示它应有的价值。从业者打着“宁夏枸杞”和“中宁枸杞”旗号经营,当地几乎没有企业品牌。枸杞都是装在蛇皮袋子里散称散卖,每斤枸杞卖十几块钱。
吃枸杞,首先要拣掉杂质,再用清水洗几遍。有消费者担心枸杞不安全,不敢吃,吃法无外乎“煲汤、熬粥、泡酒”老三样。
当时的宁夏枸杞质量鱼龙混杂,价格参差不齐,还被贴上“土特产”“地摊货”的标签。
创业初期,郝向峰的苦恼是,如何好枸杞卖到一个好价钱,让消费者买到正宗、安全的好枸杞。
过去近20年,他自建种植基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出能卖得贵一点百瑞源“好枸杞”。
01 自建种植基地
百瑞源的第一次突破,源于对种植基地的坚持。
从宁夏农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郝向峰选择枸杞作为创业方向,在2003年创办了百瑞源公司。
彼时,宁夏的枸杞市场发展并不如意。一斤枸杞只能卖到十几元,农民种枸杞不挣钱。
“当时抱着这样一种心理,要改变枸杞产业的低端状况。”创业头几年,郝向峰一直在学习,逐渐摸清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问题——质量安全。
枸杞果含糖量高,容易引发病虫害。农户在种植过程中,或存在过度使用农药等问题,公司管控成本高。
“花了很大代价,拿到的产品不是我们想要的。”在2010年,郝向峰决定从源头出发,自建种植基地。
当时,郝向峰在贺兰山山脚下选择了一块1500亩土地,想做有机枸杞种植基地。但改良土壤质地,使其转化为有机土壤,需要等三年时间。
等不起这么久,郝向峰换一种方式,在荒地中去种有机枸杞,免掉这三年的转化期。团队在宁夏范围内到处找地方,红寺堡的土壤刚好适合。
“从来没有人在荒地上种枸杞。”郝向峰回忆称,在开垦的过程中,最担心的是,改变原有的植被生态,若不能建起新的枸杞基地,将会成为破坏土地生态的“罪人”。
顶着巨大压力,团队在这片荒地上改良土壤、平田整地。“荒漠开发枸杞的最大投入,就是改良土壤。”没有使用化学农药,郝向峰与员工一起,在夜晚拿着手电筒抓虫子,减轻病虫害。
高投入是值得的,2013年百瑞源在红寺堡种下枸杞树,三年后,产品获得欧盟的有机认证。
截至目前,百瑞源有宁夏中宁县、贺兰山东麓、红寺堡三大种植基地,合计10000余亩,提供了强有力的产能保障。
02 再造加工流程
解决了种植标准化的问题后,郝向峰着手改造生产车间。
传统的枸杞加工方式,主要是晾晒和后期热风干燥,但这会造成营养流失。为了改良工艺,百瑞源团队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经过八年研发,推出了锁鲜枸杞工艺。
新的锁鲜技术,攻克了宁夏枸杞600年以来制干技术的瓶颈,在制干过程不添加食用碱,只用净化水清洗,确保了加工过程的安全及卫生。
此外,传统晾晒需要长达120小时,锁鲜工艺只需要20小时,避免了水分和营养成分的过度流失。在生产效率上,原本需要20人来完成的工作,现在开动锁鲜设备只需2人。
锁鲜枸杞有着鲜艳的色泽和软糯的口感。枸杞不再只是煲汤煮粥,也能当零食,直接嚼着吃,更适应年轻消费群体。
在百瑞源银川总部,总投资8000万的锁鲜枸杞的智能化车间已经投产,年加工鲜枸杞500吨,年产值约1.1亿元。这让宁夏的枸杞生产,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加工。
有了种植基地和锁鲜工艺,百瑞源能出品更好的枸杞,也有底气卖得“贵一点”,实现郝向峰“枸杞论克卖”的设想。
2013年,这家公司销售额突破2亿元。
03 变革软件系统
除了硬件上的创新,在软件变革上,百瑞源同样引领行业。
据百瑞源CIO(首席信息官)范志刚介绍,早在2018年,郝向峰就提出要进行数字化改革,并作为集团的“一号工程”。
农业的数字化改革不容易。百瑞源财务总监王维称,与制造业不同,农产品的财务核算是非标准化的,每一批原料的出成率不相同,标准的财务软件,不能满足灵活核算需求。
百瑞源旗下有三家种植基地、多家子公司,其在与集团的业务往来过程中,涉及物料名称、费用项目、供应单等,名目繁多,手工合并报表,耗费大量时间。
对于枸杞行业的“非标”,金蝶则在农业企业诸多差异性摸索出“标准”,盘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价值链的数字要素,并建立数据标准,包括气象、土壤养分、农户、消费者偏好等数据。
在金蝶中国中型企业事业部副总经理李成冬看来,对于农业生产数据的采集、打通并可追溯,让数据从“秘密”变成“资产”。
这正是百瑞源数字化转型所渴求的,双方在2019年达成合作,公司上线金蝶云·星空财务系统。
王维称,之所以选择金蝶,是因为能在原有软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满足灵活核算的需求。也就是李成冬所说,金蝶将数据作为资产,为农业企业提供“可组装”式的数字化旅程,满足其从应用、技术、数据、生态等多个层面的需求。
对于一个数字化能力薄弱农业公司而言,上线新系统并不容易。百瑞源与金蝶团队磨合了近半年时间。
王维称,上线过程中,两套软件同步运行,财务人员工作量大增,又临近出月报时间,项目组成员与财务同事通宵达旦统计数据,最终实现系统平滑切换。
新系统提高了财务人员的效率。此前,合并集团报表需要一天,有了新系统,自动化处理,仅用两三个小时。
与此同时,数据化处理,有助于产品溯源,让消费者了解到,每一款枸杞产品,产自宁夏哪一块土地。
“这几年通过和金蝶合作,我感受最强烈的是,从田间到车间,整个数据的打通。”在郝向峰看来,企业数字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用户。
04 打通线上线下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百瑞源线下门店不得不关停。郝向峰决定加速线上化转型。有了会员数据中台,一线销售人员能快速响应新的销售策略。
据范志刚回忆,百瑞源搭建数据中台过程,并不容易。初期,他预计线上会员数量不过10万。不过,随着项目推进,线上会员已超过300万人,总数据量近1亿条。
面对如此大的数据量,团队耗时一年半,联合金蝶技术人员,百瑞源才将线上与线下会员系统打通。
“这些数据之前在每个销售的脑袋里,现在,会员中台把客户信息收集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大脑。”范志刚称,有了数据中台,总部能分析客户更为详尽的偏好,从而调整产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对单个门店来说,有了“数据大脑”,即便门店内没有客人,也能通过线上渠道,触达到潜在客群。
“线上线下数字化,对门店有很大作用。”百瑞源银川大阅城店长关瑜称,销售旺季时,每天到店顾客有50人,接待量很大。有了线上平台,她可以引导老顾客到小程序上购买,节省出来的时间,可以更好地服务到店客人。
在数据指引下,门店的销售模式也有调整。销售人员早上开门营业后,先分析经营数据,线上发布促销内容,唤醒老顾客,再服务好到店流量。
“数据呈现出来的东西更精准,效率大幅提升,驱动创新。”
郝向峰称,通过会员中台提供的消费者画像,他发现百瑞源的用户,年轻了大概5-8岁,核心人群集中在80后、90后。除了传统的煲汤功能,枸杞作为保健产品,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
这些消费数据,成为集团研发的重要依据——口感、包装设计变得更为年轻化。
“人在哪里,我们就要把产品卖向哪里。”为了更好地贴近年轻用户的线上消费习惯,百瑞源在杭州搭建了电商团队,位于银川的总部则变成了供应链中心。
据郝向峰透露,百瑞源线上销量占比,已由疫情前的40%增长至60%,并且仍保持高速增长。
“数字化这条路,我们才刚刚开始,未来给百瑞源带来的变化,会非常巨大。”在郝向峰看来,团队摸索过的标准化、数字化过程,也是宁夏枸杞产业走向高端、走向全国的必由之路。
9月23日,和我们一起走进百瑞源,探寻更多秘密,记得扫码预约&观看直播!
—延 伸 阅 读—
本文转载自:21世纪商业评论
作者:何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kIqVQWYzIDAvEyx4Vy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