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概述了新冠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及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疫情导致企业面临四无困境,但在政策扶持下逐步复工复产。中小企业面临数字化、技术变革、需求升级和商业模式变革等多重挑战。文章提出中小企业需通过“上云、用数、赋智”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经营、财务、组织和创新能力,以应对品质、成本和交期的挑战,并强调创新能力和用户价值的重要性。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政策指引、技术变革、需求升级,及商业模式变革,驱动着企业在内部也建立并持续更新其以品质、成本、交期、创新为核心的关键竞争力。
工信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在《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案例分析报告》中提出了影响中小企业内部成长的三个关键指标:质量Q、成本C、交期D,三大指标的不同组合即形成了企业的不同战略,如,差异化战略:主要在品质、价格、交期方面与主要竞争对手形成差异;成本领先战略:在保证品质和交期的前提下,通过成本领先形成价格优势;聚焦战略:聚焦特定客户生产特定产品,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品质和价格。
随着中国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创新能力也成为国内企业必备的能力之一。究其原因,一是中国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一大体量的制造大国,许多企业自身已经成为本行业的第一,其原先采取“跟随战术”的对象已经消失,在没有更好的标杆做法能够直接参照的情况下,企业必须直接面对客户的需求,通过不断创新来完成对客户需求的应对。二是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升级,企业必须能够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通过创新实现持续健康经营。
对于企业的Q、C、D三方面的能力,在数字化经济时代,制造业企业必须达到与传统工业时代完全不同的能力要求。传统工业经济中,大部分企业的价值链增值的过程可以描述为:原材料-生产商-品牌商-分销渠道-门店零售-消费者,伴随物流和金融服务。这一运行逻辑,因为数字经济时代两个现象的变化,发生了完全相反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全渠道、新零售领域,出现了人-货-场的重新组合。如微博营销、公有流量、私域流量的线上销售等,并且又出现了新型的非接触式销售,如抖音带货、其他直播带货等。这种新型销售与原来门店销售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由于新型销售的中间商能够用技术手段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用内容运营建立与消费者的持续互动关系,用人工智能算法去帮助消费者产生新的的潜在需求,新型销售能准确连接目标消费者,把握目标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
第二个变化是,新零售的特点,要求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要求供给侧(制造商)按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生产。在这两个变化下,零售企业首先把握住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然后进行供应链整合,再向制造商提出产品订单,这样就形成了与传统价值链的流向正好相反的价值增值过程,形成了基于互联网的逆向制造C2M正在成为新的趋势。相应地,“多品种、小批量、短交期”逐渐成为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常态,为企业的Q、C、D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是因个性化需求带来的多品种、小批量的订单变化,带来深层次的品质挑战(Q):消费者由原来被动地接受标准产品,向个性化、个体化发展,提前参与到商品的策划、设计中来,现在很多创新者追求带有温度的爆品,都是和创消者进行互动产生的。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这些商品针对小众创消者,需求越发碎片化,订单金额也越来越小,为制造企业带来品质的挑战,即创消者的需求如何在内部的研发、采购、制造、质量、物流等环节进行保障。
其次是因为客户的需求直达,带来深层次的成本挑战(C),个体化定制后,生产成本的飚升和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产生了冲突:大规模生产能够很好地控制生产成本,从而形成了锚定价格,而个性化定制会增加生产成本,仅在生产现场就会因为七大浪费的增加,而造成料、工、费的增加,造成生产成本大幅升高。
第三是因为个性化的需求定制,带来深层次的交期的挑战(D):产品制造周期通常需要经过研发、采购、生产、装配、物流几个阶段,需要数月的时间,比如传统服装的制造周期是6个月。而创消者在网上消费能够接受的交货期通常是按周计算,比如网上服装的交货周期是2周,6个月和2周,这就是制造周期和交货周期的冲突。
从以上初步分析看出,数字化经济的QCD和传统工业经济的QCD是完全不同的,当前很多中小企业按原来的方法进行工作,甚至更加努力的工作,但生产的商品不被消费者所需要,很可能变成各个环节的库存,而不能实现销售环节惊险的一跳,变成现金和利润。对于数字经济时代Q、C、D的挑战,以及相对应的在管理逻辑、管理体系、管控重点、管理工具的变化不能完全适应,便是当前生产类企业现在经营上的“结构性”难题。
在已经到来的数字化经济时代,企业必须克服上述的经营性结构问题,改善自身的业务经营能力,从生产运营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升级,完成数字化转型。
首先,进行生产经营能力升级。工信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研究中心在2018年对工业企业的能力变迁提出了如下的路径。传统工业企业关注技术产品,具备成本、研发、营销、生产、质量五大能力,具体则有成本降低、技术获取、渠道建设、规模化生产、质量检验5项子能力。而未来数字化企业则需要关注用户价值,具有服务、成本、研发、营销、生产、质量六方面能力,具体则有13项子能力,包括服务方面3项能力(远程诊断和服务能力、客户互助与敏捷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服务能力),成本方面1项能力(精细化管控能力),研发方面3项能力(在线异地协同研发、快速定制设计、研发制造一体化),营销方面2项能力(精准营销、快速用户响应),生产方面1项能力(个性化定制生产质),质量方面3项能力(质量全产业链管控、质量在线分析与优化能力),总共13项子能力。
其二,进行财务能力升级。财务的职能由核算型向内部顾问转型,将原来构建在业务财务为一体、财务口径的核算能力,转型为核算会计、经营会计并行,对业务创新进行价值判断,对阿米巴进行价值数字化。
其三,进行组织能力升级。传统工业企业通常强调自上而下的执行力,追求军事化管理,但近几年我们看到,“阿米巴”管理被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采用,他们用阿米巴实现上下同心,人人都是经营者,让需要进行创新的一线人员从经营的角度判断业务的合理性,从而激发组织的能力。当然,除了阿米巴变革外,组织能力升级还包括其他内容。
最后,进行创新能力升级。创新能力是企业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跟上外部需求变化的最根本能力。金蝶云·星空研发10载,正式发布了6年,到现在已经有近2万家客户,其中也有上万家公有云的客户。在研发云星空的过程中,很多客户将他们在管理上的困惑和我们交流,双方一起进行管理创新,并通过信息化管理工具进行了固化,共同打造出国内第一款包括全渠道+PLM+ERP+MES+供应商协同的中小型企业成长管理平台,这些创新在现在来看,也符合工信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的《工业企业能力变迁路线图》所标识出的方向。
我们希望能够建立起数字化转型后的六大能力13个子能力的目标能力模型,结合不同行业的具体管控场景,通过PLM+ERP+MES一体化的工具,瞄准工业经济缺失的管控重点,和行业领袖、专家、生态伙伴一起,用不断研发、迭代的信息化工具,帮助中小企业进行创新和工具落地,提升企业业务能力。
企业的业务能力具体包括哪些呢?传统中小企业,需要经过原料供应、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渠道、物流配送五个环节,最终到达终端消费者手中,对应最基本的能力有供应商送货能力,物料、BOM、技术文档管控能力,计划管理、品质记录能力,渠道管理、零售管理能力,库存管理的能力,等等。
但在数字经济时代,用户需求直达制造企业,带来的“多品种小批量短交期”的情况下,制造企业的经营步骤和能力要求会发生变化,为了满足创消者的需求,其中的一个比较理想的经营活动的流程可能是这样的:
- 企业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同时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得到一个新的标准产品;
- 通过用户画像、精准营销获取消费者,以及创消者对这次订单不同配置的需求,可能还需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报价和承诺订单的实际交期;
- 技术部门将销售订单中创消者的需求快速转化为内部生产、品质检验的要求;
- 生产管理进行计划和排程后,在生产车间则用柔性制造进行生产,必要时设备进行联网,形成数字化的生产,在生产过程进行品质管控,避免不良品的生产,同时快速形成全过程的质量追溯资料;
- 在供应上进行供应商协同和智能发运管理;
- 在财务上则对营销、生产、运输各环节基于业务的发生、创新进行核算,对财务结果负责,同时必要的时候进行阿米巴的管理,向下传递经营压力。
上述能力的升级,可能只是制造升级诸多方式中的一种,但也能代表新制造的“人-信-机”三要素的改变带来的新的生产运营方式和新的企业能力。中小企业需要关注这些新的能力,并用这些能力来应对Q、C、D和创新的挑战。具体的实现路径上,建议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上云、用数、赋智”来实现。
第一步,“上云”。对中小制造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模型是:全渠道、新零售是前提,智能制造是关键,企业全价值链上云是重点。要实现实时的研发在线,营销在线,生产、品质在线,供应在线,核算在线,需要借助实时、不间断、对业务过程进行管控的工具,对应的是中小企业的研发上云、制造上云、营销上云、供应链上云、财务上云五大业务能力上云。我们认为企业上云是用新的云化工具,建立新的经营能力,迎接数字化经济带来的QCD新挑战,消除由于管控工具缺乏而造成的浪费,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用信息共享代替库存浪费,用精益思想消除价值增值过程中产生的浪费,创造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追求需求的商品,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质量和经营效益,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盈利。
2020年9月,金蝶软件根据近十余年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经验,提出了重构数字战斗力的主题。什么是企业数字战斗力?在企业每一个价值链和场景当中,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转换数据的能力都将带来额外的力量和竞争优势。数字化以后的业务成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也成为了企业的战斗力。我们把数字化战斗力分为五种能力:链接客户的能力,链接员工的能力,链接伙伴的能力,链接万物的能力,数据驱动的能力,这五个能力也是企业上云的研发上云、制造上云、营销上云、供应上云、财务上云的不同的角度解读,目的都是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业务能力。
第二步,“用数”。实现全价值链的上云是基础,目标是实现各价值链的数字化:链接客户、链接伙伴、链接员工、链接万物。实现链接之后,企业需要用好各个环节的数据,从数据中发现与理想经营能力的差距,实现用数据驱动的业务能力,具体可通过“两化”来实现“用数“,一是可视化,把价值链各环节产生的数据按照不同的管理需求和经营维度,进行直观的展示和对比,帮助管理者通过经验快速做出经营决策。二是透明化,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业务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和利用,匹配具体的业务场景,建立算法模型,找到经营的偏差和运营过程的管控缺失点、浪费点,提出具体改进建议,从而协助经营者进行决策。
第三步,“赋智”。”赋智”是在数据驱动能力的升级,在数据驱动场景日益丰富,工业模型逐步完善后,针对传统方法和工具不能支撑的场景,用大数据、AI工具进行预测、仿真,在人工的训练和帮助下,对新的业务场景进行自主分析与学习,实现对新业务场景的自主决策与调整,实现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升华,为中小企业的经营提供智慧的决策依据。
中小企业的“上云用数赋智”代表一种创新的集合。是在当下不确定成为常态,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进行的各种创新实践。在未来实现消费大数据和工业大数据打通的情况下,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用大数据、AI等新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用最少的社会资源给更多人民提供美好的商品,同时消除工业经济中的各种浪费,帮助中小企业实现高品质的发展。
关于创新这个话题,有很多专家进行过阐述,我们整理的这份中小企业的“上云、用数、赋智”案例实践合集,也包含了这部分内容,我们试着总结了一下,希望能够从金蝶的角度,为更多读者的创新真知和创新实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们把中小企业在经营上的创新分为“道“、”事”两个层面。在“道“的层面,首先,明确对创新的认识。我们认为创新的原则是创造价值,长期实现正现金流,创新就是要帮企业赚现在的钱和未来的钱。从财务的角度来看,如果创新创造的价值不能覆盖所有为此创新产生的成本,只是推迟某些成本的发生,这个创新就缺乏持续进行的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果这个创新产生的直接和间接价值低于其他创新的价值,也是值得推敲的。其次,是需要关注用户价值以及对应的内部管理能力重构,包括柔性生产、柔性供应能力等。最后,企业文化和组织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如何保障各级管理者和每个员工在需要创新的场景中进行创新,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创新的有效融合也是创新的关键。
在“事“的层面,首先,建议可以继续学习西方工业经济中好的方法和工具,包括由单体企业向集团管控化发展,用预算、资金进行财务的有效管控,用精益方法对生产现场七大浪费的消除,建立质量管控体系等等。其次,建议用创新思维和工具去关注当前经营中的一些大的变化点,包括全渠道、新零售为代表的新的销售通路和工具,以PLM为代表的新产品研发创新,以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柔性生产能力的建设,用数字化工具为精益生产改善赋能,用精益思想改善价值链增值过程中的浪费。最后,以云化工具承载学习和创新的结果,工具应该具备以下特点:云化部署、代表低成本和未来数据聚焦后产生的数据资产;能够有全渠道+PLM+ERP+MES+供应商协同一体化的架构,能够和客户一起创新的敏捷开发;能够实现云、边、端融合和一体化;能够与异构系统集成的工具;能够提供面向使用者的免代码开发的工具,能够进行不断迭代;以及可以作为集成其他行业客户创新工具的平台等。
社群地址:https://vip.kingdee.com/ifinclub/204889121830289920(PC端打开),点击右侧蓝色按钮【加入社群】
发布于 智能制造(中型企业) 社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