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不愚蠢要辩证的看。
假如我是财务负责人,18年公司利润600万,19年公司下滑利润500万,预计20年有个大项目要兑现,公司利润1000万。公司领导问:能不能把利润搞平均一点,19年700万,明年800万,合起来还是1500万不变。
这是不是假账?严格说起来是的,但能不能做就要分具体情况了。会计期间本来就是人为划分出来的,业务有延续性,明年的大项目有500万利润,未必没有今年付出的努力,这里是有操纵空间的。对于股东来说,只要总的利润没有变少就行(除非他们想让利润大起大落好做短线)。
经营层希望业绩变的平稳一些,今年的日子才好过(业绩没有下降)。这种假账我可能会接受,更不会为此辞职。
换一种情况,19年实际亏损100万,领导希望把利润做成赢利100万,同样是调节200万利润,这种假账我就不会做。
前者是量变,而且从长远来说没有真正的变化;后者是质变,亏损变赢利,有严重的欺骗性,性质完全不同。
从事财务工作二十几年,中间审计也干了五年,接触的不少单位的财务,说实话,不做利润调节的财务负责人我一个也没见过。
但因此出事的都是无中生有的财务负责人(做假账),做利润平衡调节的一般不会出大事(盈余管理)。
当然盈余管理和做假账的界限比较模糊,如果上面的压力比较大,尺度把握不好,缺口会越来越大,盈余管理就会变成假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这个底线取决于各人对风险的态度。有的人胆子大,假账敢做,假票敢开,什么钱都敢拿,可能现在不会出事,一旦出事都是大事;有的人胆子很小,这里有性格因素,更主要的原因是信息渠道太少,业务能力不强,他们不知道什么事有风险、有多大风险,干脆什么不都做最好。
我的建议,先把底线设定好——不能非法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不能严重损害公司或国家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准则,甚至钻空子做一些调节,是可以接受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