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下一战场:从金融普惠到技术普惠原创
金蝶云社区-曾响铃身份
曾响铃
2人赞赏了该文章 403次浏览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编辑于2019年10月23日 20:02:40

金融科技年年都是乌镇的热点,今年依旧,只不过大家讨论的内容又往前走了一步。


在“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多向赋能”论坛上,度小满金融CEO朱光就抛出了一个颇有争议的论点,“金融科技应该先解决风险问题,再解决效率问题”,这即是一种新论断,某种程度上也带有对过去行业发展模式的重塑色彩。


作为中国金融科技风向标企业,度小满与AI捆绑最为紧密,但是AI既可以解决风险问题,也可以提升效率,朱光要把“风险”排到前面,从行业的角度看并不意外——某种程度上,金融科技发展的这几年,金融普惠一直在推进,但技术普惠这件事才刚刚开始,而只有技术普惠,才能解决这些年为了金融普惠而造成的金融创新“熵增”困局。


“熵增”下的“金融普惠”,不是金融科技的初心


“熵”原本是一个物理学概念,用来衡量一个系统的“无序性”,“熵增”即随着系统的运转和发展,无序性也在不断增加。


这个概念用来描述当下金融创新乱象,再合适不过。


一方面,我们固然看到了越来越多原来享受不到金融服务的人群得到了应有的服务;但另一方面,高额收益掩盖了大量的风险事实,不论新兴互金平台还是传统金融机构(例如农商行),危机愈演愈烈。


金融普惠的实现同时伴随着金融创新的无序性,恰恰就是“熵增”。


而解决熵增的办法,只有控制风险的金融科技技术——在这个阶段,它比提高效率的金融普惠能力更加重要,毕竟,物理学上的熵增结果是宇宙的无序和灭亡,而金融的熵增不加控制最终也必将导致行业的终结。


在任正非的诸多管理哲学中,让华为在体系日益庞大的过程中保证管理的有效性,这种被他称之为“熵减”的思维,在所有业务快速发展壮大的组织中都十分适用,金融科技,也不得不开始由被动“熵增”进入主动“熵减”阶段。


从这个意义上看,朱光抛出争议观点,先解决风险问题,再图创新效率,这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熵减”式的发展思维,不论是否接受,不论是否基于度小满的AI技术优势而提出,这都是行业大背景下的一种现实选择。


1.jpg


用“技术普惠”控制无序性,“全链路”是关键词


“金融普惠”的过程中不关注“无序性”的增长,造成了“熵增”现象,金融科技玩家关注风险控制其实就是用技术来打压蹿升的“无序性”现象。


进入这个阶段的风险控制,显然不能像过去那样单一环节、单一场景进行,只有全链路金融科技技术服务,才能从各个方面解决堵死金融普惠过程中的无序性问题。


事实上,虽然我们讲“全链路”显得很高深莫测,但其实,金融科技的全链路无非就是与传统金融的几个类别的风险类型进行一一匹配,它们都是教科书式的标准内容。


金融领域的三大风险,包括信用风险(例如借贷违约)、操作风险(主要包括日常流程控制及漏洞)和市场风险(也称宏观风险,外部大环境带来风险),而金融科技的全链路,也必须分别建立对应的风险控制体系。


朱光说要先解决风险问题再解决效率问题,很明显其对自家度小满的风控能力颇有信心,而拆解度小满的金融风控体系,无非也是这样的全链路过程——它是全行业的标准范式,只是看谁做得更好。


首先是信用风险管理,其中控制无序性,又可以分为获客、准入、贷中管理、贷后管理等全业务顺序流程,以度小满为案例参考,例如,在获客方面,其风控体系可以通过技术识别有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优质客户;在贷中管理方面,依靠AI能力的实时和智能,风控体系能实时监测客户状态变化,快速调整风险敞口,避免信息滞后带来的风险;在贷后管理上,风控体系能够基于风险预测进行差异化的贷后管理,区别不同用户采取策略。


然后是操作风险管理,说白了就是数字化系统的完善支持来降低金融机构日常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度小满近来推动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深入到业务流程重要环节,如信审、客服、催收等,降低合作伙伴操作性风险。


此外还有市场风险,这里金融科技能做的主要集中在宏观风险预警方面,像度小满就为客户提供不同的行业、区域监控,并针对金融普惠过程中常常出现的多头共债风险进行预警。2018年中发生的P2P集中爆雷,度小满通过早期多头预警指标就快速侦测到这一异常风险点,并通过百度大数据迅速描绘出人群画像特征,随即调整风险策略,保证了正常的风险水平。


2.jpg


技术普惠下,“熵减”金融创新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


P2P是互联网金融的骄傲,也是长久的痛点,爆速发展带来的移动互联网史无前例的规模和营收扩张,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风险问题被掩藏。


一方面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不断扩大,但另一方面,P2P网贷等渠道停业及问题平台涉及的累积贷款余额不断飙升,大量平台倒闭或跑路给金融创新留下伤痛。


股份制银行商业信用卡不良率攀升显著(从2018年的1.2%到2019年上半年的1.35%),城农商行的资产质量风险持续暴露(不良率从2018上半年的1.36%上升到1.66%,逾期率从2018年上半年的2.42%上升到2.63%),P2P网贷截止到2019年8月涉及停业及问题平台数累计达到5914家、涉及贷款余额达到2142.8亿……


在根本上,这些都是过去移动互联网科技浪潮下过分追求效率的结果,往事不可追,种种乱象成了金融创新走向未来的经验借鉴。


不论如何,伤也好痛也好,路已经走过来了,对过去底子不太好的传统金融而言,在其基础上解决增长和效率容易,但解决随之而来的,在未来解决风险问题却并不那么简单。


可以说,P2P等金融创新领域带来的血的教训,让整个行业在客观上已经开始把风险提到比效率更重要的位置,那些强调风控能力的平台机会开始来到。从这个意义上看,朱光的争议论断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对行业客观事实和需要的描述,并非只是一家之言。


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先解决风险,再解决效率问题,而不是一味追求低质量的普惠,将会是未来多数对金融科技有服务需求的企业所需,也成为所有金融科技平台的统一业务方向指导。


这并不意味着效率的丧失,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更高质量的效率与更高质量的普惠,将使金融创新真正走入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所有拥有“技术普惠”能力的金融科技平台,将比单纯拥有“金融普惠”能力的平台在未来更具有竞争力,金融业在经历风雨后,渴盼“熵减”时代的来临。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图标赞 2
2人点赞
还没有人点赞,快来当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图标打赏
0人打赏
还没有人打赏,快来当第一个打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