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千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406826/answer/1839552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在财务领域的门槛很低,会计人员质量参差不齐,初级人才的竞争白热化,很不健康,这是这个行业的劣势。
但这个行业有几个很好的特点:
特点1:如果把选行业看做投资股票的话,财务行业是个慢热的成长股。他可能在前5年平均涨幅不超过10%,让人感觉非常着急。但旁人看不到的是,这5年背后的努力和内功的修炼,已经让这个“股票”今非昔比,5年后,只要机会降临,他就会驶入增值的快车道。
特点2:是一个男女皆宜的行业。女性在社会的角色决定了她们大多喜欢稳定,因此技术壁垒高+不断的增值上涨区间+较低的风险,使得财务领域成为了女生非常钟爱的一个行业。这个行业也匹配于女性的所有长处:她们足够细致、足够耐心、对平淡无常的职业轨迹有足够的忍耐力。同时,以上特点决定了男性是这个行业内的稀缺资源,也因此造成了男女财务人员的价值偏差。完全相同条件、相同职位的男性财务人员(非应届毕业生)年薪平均高出女性至少10%-20%(业内经验,非权威数据)。所以,这个行业同样适合于男生,尤其是处于单身求偶阶段的男生。
特点3:是一个能够较为容易跨界的行业。财务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信息都汇总于他的麾下。这就造成:
第一:企业所有的重大发展战略制定、经营计划、投融资决策都需要财务部门的数据协助。
第二:财务数据的搜集过程(应收、应付、固定资产、费用、总账、出纳、税务、成本等等模块)遍布企业的所有营运环节和流程,使得只有财务能够全面掌控公司的营运状况,在头脑中拥有一个最完整的企业图景。(这里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 两大会计领域)
第三:鉴于拥有全部企业业务数据,使得财务部门轻松跨界,能够身兼内控角色,全面监控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营运效率和绩效。从内控的角度掌控企业,让财务人员不仅担任业务记录员,同时可以扮演监督人的角色。(这里包括管理会计这个重要的会计领域)
这三个特点不仅使得财务人员很容易跨界扮演更多角色,同时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财务部门在公司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企业在一定规模后,随着各种业务类型齐全和各部门人员的不断扩张,对于财务数据的及时准确完整的需求、对于各种风险监控的需求才逐渐被挖掘出来,才能让公司各环都能顺理成章的认为财务人员是企业至关重要的角色。也基于这个原因,中外很多著名公司的CEO都是财务出身。太多太多,不一一举例。
鉴于以上三个特点,财务行业是一个很优秀的投资品,值得你付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好好投资他,他必然能够让你收到丰厚回报。
以上回答了这个“股票”的好处,下面讲述如何“投资”这个职业:
目标最重要,因为他是战略,决定了你可能能到达何处。
努力次之,因为他是执行力,若不努力则永远只能看风景。
方法最后,因为他是实现目标的路径,决定了你到达目标的路径。他次于努力的原因是:实现目标的方法(路径)有很多,殊途同归,但前提是:你必须努力。没有努力,方法有什么用?
所以,要想知道财务高手是怎样炼成的这个方法路径,就先问问自己:目标是什么?我努力了吗?如果答案不置可否,或努力因素并不具备,就不必研究方法论了。
1:目标是因人而异的
世界500强的确很多,但他在中国最多只能有500家总部。上市公司平台也很好, 但国内+国外上市的加起来也只不超过3000家公司。如果每个人都把人生目标锁 定在500强或上市公司的CFO,那注定是人生悲剧的。
我倒倾向于每个人的目标都实际一点,所谓实际的意思,我简单的谈几句。人类是社会动物,每个人和周围的同类之间都有着纷繁复杂的关系,这些众多的关系赋予了我们每个人不同的社会角色,每个角色背后都 有不同的个人、家庭、社会的责任。这些角色随着我们年龄增长、涉入社会程度的深浅不同而不断发生的变化。
刚出生的孩子,他的角色单一,仅是父母的宝贝,个人责任很简单:健康成长。 他慢慢长大,可能有了弟弟妹妹,他就多了哥哥的角色,个人责任就是:爱护弟弟妹妹。再继续,他上学了,第一次正式步入“社会”,一下子多了“同学”、“学 生”的角色,个人责任就变成:和同学友好相处交朋友,尊敬师长好好学习天天向 上。好吧,大学谈恋爱了,成为了别人的男朋友,要保护疼爱女孩,并对其负责任。工作以后,真正步入社会,就成为了别人的同事、领导的下属、工作的执行者……角色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重,人也慢慢成熟。
人与人都是不同的,这里的不同包含太多的因素,可能是生而不平等,可能是天资差距大,可能是命运的殊途等等。拥有一个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的老爸,从概率上讲,一定比农村苦读出身的孩子拥有更多进入企业高层的机会。所以,我所谓每个人的目标都实际一点,意思就是在制定个人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角色和责任,同时结合自己的爱好或天赋,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这类似于SWOT分析,最终以求在细分市场上能够找到让自己平衡的定位。
2:目标是因工作类别而异的
财务人员按照从业类别,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企业财务 和 非企业财务。(不包括金融、类金融公司的金融从业者)
企业财务,即在集团、企业、公司中担任财务角色。这也可以再细分为几类:负责账务处理工作的会计核算、对外报告职能;负责内部审计监督的内审(内控)职能;负责项目投资融资的财务管理职能。
非企业财务,即在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财务(投资、并购、融资)服务等公司中担任专家型财务人才的角色。
此外,还有少数财务背景的自由职业、创业者。
依照不同的路径,每个类别的从业者都可以有不同的职业目标。
3:谨慎制定目标,降低跳槽频率,减少职业断点。
一般而言,跳槽频率太多为何对财务人员不利?
因为一个好的财务总监,一定是和其他各个职能部门关系较为融洽,公司业务非常熟悉,产品、流程、工艺等等细节能够信手捏来。最重要的是要和董事会、总经理、各位总监级别的人物关系非常融洽,这才有可能得到公司各方面的支持,从而把CFO的位子做好。如果跳槽过于频繁,不仅没有时间建立公司内部的人脉基础,还不利于了解行业、了解公司的营运细节,对职业发展都颇为不利。所以财务人员要想清楚,找准,努力减少跳槽频率。即便如果想清楚真要跳槽,也尽量保持在类似、相同行业内,不要跨度太大,荒废了曾经旧有的行业经验。
如同提高英语水平没有固定的教材和方法;追到心仪的女神没有一成不变的套路;面试500强不一定严格按照面经,还取决于面试官对你的感觉……所以,财务成长的路径也可以是多种多样。
下面介绍企业财务的主流套路:
1-5年:会计基础阶段
对于入行的前五年,企业财务人员的关键在于各个财务模块的迅速熟悉(应收、应付、固定资产、费用、出纳、税务),并找准自己的定位和优势点。
对于在财务领域内立志成为高手的同学来说,以上的几个财务模块经验都是不可或缺的。下面逐一解释:
1: 企业对外的窗口与触角:出纳
我常常安排新入职的会计人员做半年到1年的出纳工作,很多新人不理解从这种低端职位起步的原因,我一般是这样解释的:
出纳岗位是企业财务对外接触的窗口,很多时候,出纳人员不仅负责银行、现金业务。还要负责企业的其他所谓“繁杂”实务,例如融资借款、增资、年检、项目申报跑腿工作、纳税申报跑腿工作等等。通过这些繁杂琐碎的工作,出纳人员可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框架:企业的经济业务涉及的相关财务对口单位都是哪些。
比如:
收付款业务,对应的是银行。如果是收付非贸易项目下外汇的话,可能需要外管局、外经贸局的介入。
融资借款,特别是外币融资借款,需要外管局、经发局、外经贸局、境内外银行四者的参与。如果又涉及人民币外债业务,那么恭喜,可能还要牵涉一道外汇套期保值的金融中介业务。
增资业务,经发局、外经贸局、涉及外资还要外管局审批。外管、银行对外资资本金的管控也十分严格,顺便了解了相关法律条例。
如果企业涉及到境外并购、投融资业务,那么外经贸、发改委是跑不掉了。金额特别巨大的并购就要到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外管局三个机关同时审批。
税务申报,一般也是出纳人员负责跑腿递送报表和税务单据,一来二去国税、地税的专管员、负责对口人也熟悉了。
一年出纳做下来,企业经济业务所需涉及的各种机关单位,都清楚明白。以后不论做到什么位置,要做什么业务,都能心中有数。
所以我常常对公司的出纳人员讲:要珍惜这难能可贵的出纳工作时间,因为以后你再也没有机会重来这段难得的经历。
2:采购、物流环节的监控:应付账款
这是供应链的前半条,很多公司也称为材料会计。基本工作内容是:审核采购的材料、服务、产品是否与订单、入库、发票一致,在OK的基础上,完成应付账款的确认,以及与该付款事项相关的全部衍生工作,比如审计、比如与供应商对账、比如安排到期付款事项,诸如此类等等。
所以该岗位包含两个基本重要职能,贯穿半条供应链:
1)采购部门的订单----物流部门的入库----财务部门收据供应商发票,三个流程的互相稽核与监督,确保数据与实物链条的一一对应。
2)完成公司应付账款确认,表示公司对供应商的承诺:付款金额+付款期限
同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
1)退货、换货、供应商质量赔偿
应付会计需深度参与供应商的琐碎事务当中,与采购、物流亲密接触,协同解决供应商可能出现的几乎所有问题。
比如退货,看似简单的实体业务操作,是否涉及发票的红字冲销?如果跨月怎么办?如果已抵扣认证怎么办?甚至如果已经丢失怎么办?
供应商出现质量赔偿事件,是扣款还是让其另外缴纳赔款?扣款怎么扣?赔款我们怎么开票?
这是供应链的前半条,会计的入门必修课。
3:物流、销售环节的监控:应收账款
这是供应链的后半条。很多公司也称为销售会计。基本工作内容包括:在产品实现出库后,确认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以及与收入、应收事项相关的全部衍生工作,同样包括审计、对账、等等。很多中小规模公司也将税务会计与应收账款合并,因为销售环节涉税较多。
应收账款会计的工作看上去没有应付会计那么苦逼,因为供应链的后半条比前半条清晰很多,不琐碎,这半条供应链包括:
1)物流出库记录------销售收入确认------财务开具发票
确认物流部门的出库数量、价格与销售收入确认、发票信息三者一致。这点看似简单却不简单。比如说,很多公司的产成品都不是排他性销售的特殊商品,即诸如各种消费产品等等都有着广泛的市场,如何有效监控出库环节,确保所出即所售?
2)销售收入的确认是一项技术活
比如,与出口相关的收入确认,涉及到海关申报环节,就要麻烦上一个数量级。倘若再涉及出口服务类收入确认,就要再上一个台阶。
所以,应收会计的技术含量要高于应付会计,一般而言,是会计进阶的第二阶段!
4:企业资产的管理者、CAPEX消耗的监督者:固定资产会计
固定资产会计的工作的目标是确保固定资产的价值账实相符。内容相对其他模块较为独立,看似不过是固定资产的记账与月度折旧的简单工作,但实际上作为公司资产的唯一专业管理者,固定资产会计要做到账实相符这四个字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
1)是否达到使用状态是固定资产确认和付款的关键
很多固定资产并非购入即可用,按照周期性质主要可以区分为两类:第一,需安装、调试的设备。第二,需要生产、制造、加工才能使用的设备。这两类设备都需要明确的资料证明其以达到可用状态后,方可转入固定资产账目,进而才可进行后续付款工作。这种管控对于以项目进行管理的公司或以外包模式进行模具工具生产的公司而言尤其关键。对在建工程较多的企业,应逐月进行在建工程状态的确认,以保证企业的资产质量。
2)将资产责任到人并及时盘点是资产完整性、真实性的保障关键
将公司资产与责任人(责任部门)进行绑定,并进行必要的定期盘点(比如月度随机抽盘),对资产的缺失、损毁进行及时确认并明确责任与原因。
以上这些管控都需要和各个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并对资产状态有清楚的认知,这些能力都较单纯的系统做账有更高的要求。
3)预算与决算的控制
对于年度投资的预算和实际管控环节,很多公司都交由固定资产会计进行操作。一般在当年的三季度中旬就要开始着手进行下一年度的预算工作,而固定资产会计则担负了公司年度投资预算的整理和汇报工作,他负责集合各个部门的下年度投资预算草案进行初审,最终呈交财务经理。在实际投资的执行环节,对各部门提交的采购申请进行审核,以检查是否符合预算的规定等等。作为企业投资计划的严格执行保障,固定资产会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企业费用的监督者、Non-CAPEX消耗的监督者:费用会计
与监督相关的职能,基本上都和预算挂钩了。费用会计和固定资产会计就是企业的两个护法,一个负责期间费用消耗的监督管理,一个负责CAPEX消耗的监督管理,是财务部门内部两个很重要且有力的管控工具,也很有趣。
费用会计的目的是确保费用真实可靠、合法合规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控。真实可靠,即费用是真实发生而非虚假、虚拟,同时费用数字与费用实质相符、一致;合法合规即企业的费用发生必须合规、合法、符合预算原则、符合企业制度流程。由于企业期间费用的多样、复杂性,就导致该职能必须进行事先、事中、事后三段管控。
1)事先审批,实现合规合法
以预算为纲,对部门的各种费用申请进行初审。保证各项费用事出有因。
2)事中控制,实现真实可靠
发票稽核,费用发生后对发票进行稽核、审查,保证各项费用真实、合规。
3)事后分析,实现管控目的
月度进行各项费用分析,找出问题与优点。解决问题、强化优势。
4)进行年度费用预算编制,制定管控大纲
因为费用会计需要更深介入企业各部门的营运环节中,需对各项费用指标耳熟能详。其能力需求与固定资产会计相当。
总结:经过了以上5个模块的历练,财务会计工作的各个分支部分就基本完成了轮转,这个时候下一步的着眼点应该放在财务工作的核心环节总账会计上,因为这个岗位涉及了以上各模块数据的汇总:报表编制工作。同时这个岗位在各个企业中基本上都是主管 (leader or supervisor)的职务,这也间接说明经过了多年的努力,会计同学们终于可以进入财务管理者序列了。
我将总账会计放到财务管理阶段,主要原因有二:1,基于总账会计的日常工作已经脱离了第一线与业务部门的接触环节,而完全建立在以上五大会计模块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稽核、汇总等工作。2,总账工作肩负着对以上五大模块的岗位人员的工作输出进行复核的责任,也基于这种原因在很多公司里面,总账会计往往会成为以上模块会计人员的leader从而锻炼管理能力(集中的财务结算中心模式不在此讨论范围内)。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我将在财务管理阶段讨论总账会计工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