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钟读懂经济学原创
金蝶云社区-天府财经网
天府财经网
2人赞赏了该文章 1,079次浏览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编辑于2019年06月11日 16:29:41
summary-icon摘要由AI智能服务提供

《英国公开大学6分钟读懂经济学》通过趣味动画介绍了六个经济学基础概念,包括“看不见的手”、节俭悖论、菲利普斯曲线、比较优势理论、三元悖论和理性选择理论。视频以轻松方式讲解经济学原理,从自由市场到国家干预,探讨经济现象及其政策影响,揭示市场调控、储蓄消费、通胀失业、国际贸易、财政汇率控制及人类理性选择对经济的影响。

什么是“看不见的手”?

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什么结果?

市场中的参与个体都是理性的吗?

……

60秒趣味动画带你了解六个经济学基础概念。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从自由市场到国家干预,一起了解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学常识。

《英国公开大学6分钟读懂经济学》视频以轻松的漫画形式讲解了经济学的几个原理,内容包括:看不见的手、节俭悖论、菲利普斯曲线、比较优势理论、三元悖论和理性选择理论。带你轻轻松松了解经济学。

第一讲 看不见的手

230年以来,无数人渴望从书中挖掘有用的东西,最终发现了一句话“看不见的手”,它在《国富论》中只出现过一次。“看不见的手”是指人人为自己,都有获得市场信息的自由,自由竞争,无需政府干预经济活、市场可以自我调节的经济模式。经济是一个管理起来很头痛的系统,而政府总是尝试找到管理经济的方法。

1776年,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观点让人震惊。他认为政府要做的仅仅是什么都不做,让人们自由买卖。如果政府让自负盈亏的交易主体充分参与竞争,市场就会导向积极的发展方向,“就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如果有人卖的价格比你低,顾客自然会去买他们的东西。这样你就只能降低价格,或者提高质量。只要人们有足够的需求,市场就会满足他们,像娇惯的孩子一样,这样,人人都会满意。后世的自由市场主义者(像哈耶克)认为,这种“不干涉”政策实际上胜过任何的宏观调控。

但问题在于,经济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均衡”,更有可能停滞不前。市场调控期间,人们会失去信心。这就是政府用“看得见的手”的原因。

第二讲 节约悖论

就像小孩子拿到零花钱不知道怎么花一样,经济学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储蓄和消费哪个更好。自由市场主义者,像哈耶克和弗里德曼认为,即使在经济困难时期,节约和储蓄仍然是最好的。这样银行就能把储蓄用于投资,建立新工厂,发展新技术,提高生产力。这样即使新技术可能减少工作岗位,降低薪水,新兴事业也会需要雇佣更多人手,最终失业率还是会下降。

逻辑很简单,至少从长期以来看是这样,但是另一个主张“人生苦短”的家伙——凯恩斯认为,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因此,为了避免失业的阵痛,政府应该增加支出,创造工作机会。如果政府勒紧腰带,而民众和企业也不愿花钱,消费就会下降,失业也会变得更严重。这就是所谓的“节约悖论”。因此政府要加大投入,当人们乐意时再收税。尽管让人们乐意去交税,是连凯恩斯都完成不了的任务。

第三讲 菲利普斯曲线

新西兰鳄鱼猎手比尔·菲利普斯也是一位经济学家,他指出,当就业率高时,薪水就会涨得快。人们有更多的钱去消费,于是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出现。反之,当失业率高时,投入消费的钱变少,通胀也会减退。这就被称作为“菲利普斯曲线”。

政府甚至根据这个曲线制定政策,当加大投入创造工作机会时,会适当的容忍随之而来的通胀。但他们忘了劳动者也会看到这个曲线,所以失业率下降时,人们就会期待通胀出现,要求更高的薪水。反而会导致失业率高到原来的水平。

如果通胀率一直很高,就像70年代发生的一样,通胀和失业率同时升高。而在90年代,失业率下降,通胀一直保持在低水平,好像摆脱了菲利普斯曲线的限制。但至少菲利普斯曲线的部分影响还在继续,当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高就业率恢复时,你保证有会看见通胀把事情搞的一团糟。

第四讲 比较优势原则

不管你认为让经济自由发展更好,还是认为政府应该插手调控经济,全球市场都是一个不可控因素。对外国竞争的畏惧导致一些国家试图自己生产所有必需品,提高关税,把外国货挡在门外。

但是,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指出,国际贸易实际上可以使所有参与者受益,通过引进最伟大的早期经济模型之一。李嘉图指出,即便一个国家能以最低的成本生产产品——这被经济学家成为“绝对优势”,专注于生产最高效的仍然是更好的选择,这样就放弃了少量其他非优势产品,国际市场中的各国都这样发挥比较优势,通过专业化的生产,各国互相出口富余产品,这样各方都能获利,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

它说服了许多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但不幸的是,对许多国家来说,贸易致富需要很长时间。因为当今财富的流动与聚集更加便捷,商品的跨国流动快速增长,人口的跨国流动也同样增长——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李嘉图的理论基础。

第五讲 三元悖论

大多数国家间的跨国贸易,对参与各方都有好处,这也同时意味着各国更难控制本国的财政和汇率。各国政府热衷于三个目标。

首先,各国希望保持汇率稳定,这样进出口价格就不会忽升忽降;

第二,政府希望能稳定利率,这样能保证企业更乐于借贷,而不是储蓄;

第三,各国都希望资本的进入和流出不会有太多障碍。

但是,当你试图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时,问题就来了。

举例说明,欧元区国家试图降低利率来加速投资,减少失业。这样资本就会向其他利率更高的国家流出,于是汇率就会下降,导致通货膨胀。最终欧元利率又被迫上升到原来的水平。

你要么只能稳定汇率,保证资本自由跨国流动,但同时也会失去对利率的控制,后者同时保证汇率和利率的稳定,但这样你就无法阻止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就像参与铁人三项的运动员一样,你无法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

第六讲 理性选择理论

在影响经济的所有因素中,最麻烦的就是人。总体来说,人是理性的。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人们就生产更多这样的商品,买的更少。如果人们预期通胀率会上升,他们就会要求更高的薪水。如果一国的利率或者汇率出现下降,拥有大量资本的人们就会试图把钱转出去,比你喊出“双底衰退”的速度更快。

各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正是奖励在“理性人”的假定之上。这样很好,不过也会有意外。有些讨厌鬼并不总能做出最好的选择,有时人们会误以为自己知道了真相(其实真相复杂到难以理解)。有时人们倾向于随大流,依靠他们才能了解自己真正在做什么。

比如2007年,房屋贷款利率普遍很低,很多人并不明白背后发生了什么。更多人只是跟着大流贷款,一些放款方或者能够“理性的”思考,他们相信当信贷出现问题时,危机的严重性会迫使政府为他们买单。对于银行,这是对的,可惜对于他们的顾客来说就不是这样了……

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