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赛道:人工智能原创
金蝶云社区-诗与星空身份
诗与星空
4人赞赏了该文章 358次浏览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编辑于2021年10月07日 18:53:34

8月5日,为加强人工智能领域标准化顶层设计,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看到这则消息,豁然开朗。

很长一段时间,看不懂大洋对岸的实体清单,一会儿海康威视,一会儿商汤科技,一会儿科大讯飞,一会儿中科曙光… …

有造摄像头的,有造翻译机的,有造服务器的… …


乍看起来,几乎就没有什么共同点。

但是,当《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一出,原来,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

有搞人脸识别的,有搞后端算法的,有搞底层云计算支持的。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有不少企业已经成为世界前列。

比如,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商汤科技的人脸识别等。对于一时半会难以突破且未来市场空间巨大的新技术,美国通常会进行打压。当年日本的半导体,法国的阿尔斯通,莫不如此。

一、海康威视这一年

2019年5月,坊间传言海康威视被列入实体清单,10月,不幸言中。

对于海康来说,列入名单都有哪些麻烦?

主要有两点,一是采购受限。海康的核心业务是监控摄像头,高端型号采用了很多国外先进芯片;二是销售受限,想要卖给美国客户,就不那么容易了,海康有不少海外营收受到影响。

8个月过去了,公司发布了2020年的半年报,实体清单对海康的真实影响有多大呢?


数据来源:iFind,制图:星空数据

结合近年来中报情况,公司2020年中报的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都有了明显的下滑。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2.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6%。公司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9.76%,比上年同期提高3.43个百分点。

不过,业绩放缓并非是实体清单的影响,而是疫情的影响。

在疫情、实体清单多重因素影响下,公司还能实现盈利增加,实属不易。

换言之,实体清单的影响,很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为什么呢?

一方面,作为中国安防巨头,和华为类似,公司一直在准备"备胎"计划。比如公司最先进的核心产品—超脑盒子,最初版本采用的是进口芯片,但后续的升级版本都是国产芯片。

作为中电旗下的公司,海康的不少兄弟单位在研发芯片,所以除了进口芯片、华为芯片外,公司的芯片选择余地还不少。

监控芯片不像手机芯片那样对能耗要求非常高,因此对制程的要求也不算高。事实上,除了手机芯片,绝大多数电子产品用不到7nm及以下的技术,再剔除电脑CPU芯片,大部分电子产品用28nm甚至更高制程的芯片就足够了。

采购方面,海康影响不大,销售方面,海外用户本来就很少有美国客户,大部分客户并不受禁令影响。

所以实体清单对海康的影响有一些,但经过调整,很快消除。

二、半年报里的讯息:拆分上市

表哥一再强调,伟大的企业都是To C的。然而,海康威视的主要业务都是To B的。

半年报中,值得关注的一个消息,是关于分拆上市:启动智能家居业务的分拆上市筹备工作, 机器人、 汽车电子、智慧存储、海康微影等业务持续快速发展,海康消防、海康睿影等新创业务加入创新业务板块,创新业务的发展梯队逐渐形成,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协同发展,为公司成长打开新的空间。


数据来源:iFind,制图:星空数据

从半年报发布的营收构成看,智能家居业务占的比重不算大,但是,从绝对额来说,该项业务半年销售额超过了11.7亿。2019年全年销售额更是达到了25.92亿,这是一家中等上市公司的体量。

同时,和公司的安防监控等核心业务相比,由于智能家居业务相对独立,公司将这部分业务拆分单独上市,也能起到协同作用。

海康的智能家居依托于萤石网络,主要产品是家居摄像头。并据此延伸到指纹锁、智能插座、电话手表等家居相关领域。


小米开启了智能家居这个庞大的市场后,曾经雄心万丈。阿里、腾讯也都看到了未来的广阔市场,一度想依赖雄厚的资金通过互联网玩法分一杯羹。然而智能家居市场还是一个更接近传统家居的行业,虽然很多大佬挤破了脑袋,结果出了米家生态链略有小成外,其余的互联网大佬均不温不火。

为什么呢?

智能家居的部署是需要一定的技术门槛的,各种"复杂"的设置,吓退了大部分连路由器都不会装的潜在客户。而小米的口号是"为发烧而生",培育出一批极客用户,他们上手就相对容易。从极客用户扩张到普通用户,这个培育的难度远超想象。

目前智能家居还是一个军阀混战的阶段,除了小米一枝独秀,阿里腾讯百度跃跃欲试,还有海尔、美的等传统家电厂商强行转型以及八竿子打不着的摄像头企业海康威视来搅局。

除了米家,表哥还用过几款知名家电企业的APP,没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设计的用户体验真的是一言难尽。


表哥认为,小米是一家伟大的企业,雷军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企业家。

从某种意义上讲,小米的"攒"手机模式,引领了后来的华为、VIVO、OPPO等手机厂商的跟进,最终成就了华为;雷军关于IoT的思考和尝试,则引来了华为、海康威视、美的等企业的模仿和创新,这个模式,在未来也会成就一家千亿级营收规模的智能家居巨头。

萤石网络的总裁是海康威视的原副总裁蒋海清,蒋先生非常低调,网络上很难查到资料。早在2012年,他就以海康威视CTO的身份参加Intel组织的智慧城市相关会议,介绍Hadoop技术的应用。2017年,蒋先生提出了智能家居进入爆发式增长的新阶段,宣布已经发展了5年的面向C端用户的萤石业务开始提速。

三、潜在的惊喜:现金流

疫情期间,最考验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是经营性现金流。

在3、4月份最严峻的时候,很多知名大公司都表达出现金流撑不住的担忧,所以谁手里有钱、有真钱,谁才能笑到最后。

半年报显示,海康威视不仅有钱,还在赚真钱。

什么是真钱?难道上市公司赚的还有假钞?

很多投资者追求上市公司的PE估值指标,由于PE主要和净利润相关,而净利润特别容易修饰。很多利润很可能并没有收到现金,所以不能算"真钱",真正可靠的指标是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海康威视的主要客户群体都是B端,尤其是政府、大型企业,这类单位的特点是上半年立项签合同采购,下半年付款,导致公司常年半年报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

然而,2020年的半年报中,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竟然是正的。

更难为可贵的是,支付给员工的工资福利等现金支出,比上年同期多了接近10个亿。在负面清单、疫情双重影响下,还能坚持给员工发钱的公司,是值得尊敬的。

大家不难发现,无论是茅台、洋河等高端白酒,还是格力、美的等家电行业,抑或是青岛啤酒、安琪酵母等日常消费品业,行业龙头都不约而同的遇到了成长性下滑的问题。

这其实是中国资本市场成熟的表现,行业整体的增长空间已经接近极限,行业龙头在市场份额基本固化的情况下,成长性也就接近了极限。

这种新形势下,现金流要比业绩的成长性更值得关注,海康威视经过十几年的高成长,在产品遍布全国各地的基础上,也进入了一个平稳的发展阶段。现金流的优异表现,说明公司产品的市场统治力依旧强大,只是市场空间接近饱和了,并不代表公司不是好公司,需要换个思路。


图标赞 4
4人点赞
还没有人点赞,快来当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图标打赏
0人打赏
还没有人打赏,快来当第一个打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