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考与感性直觉,谁做主?原创
金蝶云社区-饶教授说资本身份
饶教授说资本
0人赞赏了该文章 843次浏览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编辑于2020年07月31日 09:54:54

上一篇《第三种黑猩猩》我们讨论了人类与黑猩猩只有1.6%的基因差距,按照戴蒙德的说法“人类就是第三种黑猩猩”。人类身上的动物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顶着远古的大脑生活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生物进化形成的自动反应系统S1经常与飞速发展文化塑造的理性思维系统S2产生冲突,这一篇我们聊聊,我们大脑中的S1和S2到底谁说了算?



三个大脑 



早在1952年,美国神经学学家保罗·麦克莱恩提出一种假设,设想人类颅腔内的脑并非只有一个,是三个。这三个脑作为人类进化不同阶段的产物,按照出现顺序依次覆盖在已有的脑层之上,如同考古遗址一样,麦克莱恩称其为“人脑的三位一体”构造。



依照这个模型,大脑结构以进化发育为基础,由三层构成:第一层,爬行动物脑,最早的爬行动物层;第二层,哺乳动物脑,是在第一层上面覆盖着大脑边缘系统;第三层,新脑,则是最新的一层,“新皮层”包裹着前两者。



加扎尼加指出,根据麦克莱恩的理论,随着人类的演进,我们不断增加大脑的层次,就类似往火车后头挂车厢一样,也可以称为是火车式进化论。


微信图片_20200731095220.png




逐步构筑出来的人类大脑,最底层是类似爬行动物,再上是哺乳动物脑,这些都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生成的。人类比较独特的新前额皮层结构,在进化历史上是晚近的产物。



然而,那个爬行类的大脑可不是个小角色。它曾经可以而且仍然可以做许多事情。例如鳄鱼可以看、听、触、跑、游泳、保持内稳态平衡、捕捉猎物、交配。这么说来,我们不需要新皮层就可以做到这些事情中的绝大多数。



理性的S1和感性的S2



传统上,我们一直认为,人类的理性思维在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科林·凯莫勒指出,人们认为审慎思维可以用于更多的决策工作,实际上这是一种愚蠢的想象。这薄薄的前额皮层是人类独有的,位于我们的大脑之上。让此纤薄的皮层来处理更多是不切实际的。



过去几百年来,人类都认为人类行为主要依靠理性思维,我们的文化、道德、宗教都是来自我们的理性思维,来自系统2(S2)。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指出人类行为通常由直觉系统S1和理性系统S2共同作用,而S1的作用远远超过之前的估计。




微信图片_202007310952201.png




迈克斯·泰特马克教授指出:大脑无意识的信息处理是一种常规现象。有证据表明,每秒从人的感觉器官进入大脑的信息大约为107比特,其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可以被我们意识到,估计只有10-50比特。



这表明,有意识的信息处理过程只不过大脑冰山的一角。



正如加扎尼加所说:事实上,我们的意识就好像是一个大公司的CEO在外打高尔夫,而其他下属正在工作。它偶尔听点儿唠叨,做个决定然后就去晒太阳了。




进化双轨制



实际上,可以把系统1,S1,理解为进化赋予人类的自动反应机制,这种机制掌控者我们日常绝大部分的行为,通常来说足够好。只不过生物进化速度非常缓慢,而从智人到人类,从语言到工业革命的文化历史相对生物进化而言进展异常神速。



爱德华·O·威尔逊指出,人类社会进化是遗传双轨制,一条是文化轨道,另一条是生物轨道。文化进化是拉马克式,速度非常快,生物进化是达尔文式的通常非常缓慢。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族群中个体存在遗传构成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导致生存能力不同,适应者留下了后代,这些遗传构成得以传播。例如鹿的族群中,有的脖子长有的短,在自然环境中,可能脖子长的获得食物比较容易,它生存和繁育后代的可能性比较大,经过很多代,不断选择,最终出现了长颈鹿的族群。



法国生物学家让·巴蒂斯特·拉马克在1809年提出了另外一种进化理论,核心是后天获得性状的可遗传性。例如长颈鹿为了吃高处的树叶使劲伸长脖子,它的脖子久而久之变长,而这个特征遗传给了它的孩子,孩子继续伸长脖子,久而久之……




微信图片_202007310952202.png




不过这个理论在生物遗传上的问题一眼可知。记得当年王德峰教授讲拉马克进化论,举了个例子,他说,我们家特别崇尚皮肤黝黑,所以,我就天天晒,后来我儿子也天天晒,晒得黢黑黢黑的,经过家族多少代的晒太阳努力,我们家终于变成了黑人,同学们笑成一片。



显而易见,王德峰教授补充,在生物进化过程,拉马克的进化论只是一种假说,而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科学。



爱德华·O·威尔逊指出:达尔文式进化论已被认定为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有机生物进化的普遍模式。正因为它比拉马克式进化要缓慢得多,所以文化变迁总是领先于生物进化。



这种情况下,可能非常适应我们古老祖先在大草原上狩猎采集的S1,面对现代生活会产生一些不利偏差。







例如,我们基因中对于油脂的爱好就十分强烈,这可能与我们的祖先总处于营养不足或者食物不均衡的状态,高油脂意味着高热量,储存更多的脂肪有利于生存和繁衍,拥有这些特质的祖先经过自然选择留了下来传给我们。



如我以前在贵阳吃臊子面的故事,我们品尝一碗放了满满一大勺猪油的面条,觉着真香,这种美味的体验就是S1的自主反应,是古老的机制,和我们理性思维没有关系。



问题是,文化进化远远快于生物进化,现代人类物质极大丰富,而我们S1并不知道,也不会知道肥胖现在不是生存优势而变成了人类的健康大敌,而我们的理智S2,在没有看到这碗面的制作过程,是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



小孩总是不太喜欢吃蔬菜,而更加偏爱高糖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这是不是也是人类古老基因在起作用,因为小孩子的理性思维还没有成熟,也就是S2还未成熟,不具备对S1本能自动反应的纠偏能力,所以,小孩子更难抵御垃圾食品的诱惑。



谁做主?





有些时候,我们以为决策完全来自S2的理性审慎思考,殊不知其实是S1在主导。爱德华·O·威尔逊在《人类存在的意义》一书中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几年前,我在一个很有名气且富有的朋友家里吃饭,他碰巧坚信人类的大脑是一块白板,并没有所谓的本能这回事儿。而他的家位于一栋豪华大楼的顶楼,可以俯瞰纽约中央公园。当走到阳台上时,我发现阳台外沿排列着一排小型盆栽。我们在那里眺望着远处公园中央的草地和两座人工湖中的其中一座时,都为这样美丽的景象发出了慨叹。那一刻,我特别想问他,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会觉得这样的景色很美?但又想到我是来做客,最终还是没问出口。





在一个对栖息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让参与测试的孩子观看不同居住地的照片,包括茂密的森林、干燥的沙漠,以及其他各种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多种环境,然后让他们选择想要住在哪里。结果是,这些孩子选择的居住地都具有三种特征:



  • 居高临下、可以俯视低处。
  • 可以看到下面散布的树木和灌木丛。
  • 临近水源(溪流、池塘、湖泊和大海)。


这种环境组合的原型恰好和真实的古人类以及早期人类祖先数百万年前进化而来的非洲热带草原非常相似,使我们不得不怀疑,人类这种对环境的偏好也是一种预先学习的残余。



爱德华·O·威尔逊指出:人性是在人类的心智发展过程中,由遗传得来的一些规律性行为,而这些行为又促使了人类的文化朝特定的方向发展。因此,人性是人类基因与文化的结合体。



例如人们偏爱栖息地的选择,也是预先学习中的一种受到遗传影响的结果。前面威尔逊那位富有的朋友,他要居高临下,看得见公园花花草草,近旁就是水源,想想我们那些豪宅的卖点,差不多吧,以为自己对住宅的选择完全是理性的思考,实际上只不过是S1在偷偷做主。



而有些本能S反应1在现代社会已经丧失了原来的目的和意义,也失去了生物演化的优势,仅仅是一个本能的盲肠。




微信图片_202007310952204.png




无独有偶,一位心理学家讲过一个他买房子的故事,我忘记在哪里看到的。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他们决定买一所新房子。



买房子因素很复杂,要考虑全家人的各种需求,例如上班上学的距离、房间的多少、社区环境等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预算,他们得负担得起。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在他的印象中特别冷,经过一个多月筋疲力尽的搜索和对比,他们走进了一户人家看房子,房主很贴心的给他们倒了一杯热茶,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夫妻两很快就决定买下这栋各方面看都不是十分优秀而且超过他们能力的房子。



后来这位心理学家回忆道:也许是哪一杯热茶,触动了我们心里的什么。



微信图片_202007310952205.png




进化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的研究表明,由于进化机制影响,现在我们意识的设计方式是构建意识的基因过去表现的结果。



我们拥有的基因在我们祖先的身上是有效工作的,这种遗传适应性在应对新的挑战时总会出现不适应,自然选择并不能够作用于未来的威胁和挑战。自然选择是一个漫长缓慢的过程,受自然选择影响的适应过程将会花去数代甚至成百上千代的时间。



人类今天拥有的适应能力是为过去狩猎采集的时代而设计的,而文化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的适应能力(自动反应的S1)并不总是与人类现代的世界相吻合。



心理学家罗伯特·库尔茨班指出,许多生物体发现它们自己处于新的环境中,这里有祖先们从未面临的问题。例如在鱼类生活的环境里,水中微小的蠕动物是安全的食物来源,所以鱼类假定这些东西是可以放心吃的。




微信图片_202007310952206.png




在现代环境中,很多“微小的动物”都放在锐利的鱼钩上,鱼钩连着鱼竿,被使用工具的双足灵长类动物掌握着。显然当前与过去环境的不匹配,例如从一个物质匮乏的环境转变为一个物质充足的环境,高糖高脂肪食品不再是生存环境中的稀缺时,这种不匹配对于人类适应功能的危害程度就像鱼类吃有饵的鱼钩一样。



说到鱼饵想起个故事,有位心理学家到钓鱼商店买鱼饵,店主热情推荐一种五颜六色的人造鱼饵。心理学家很奇怪,因为他知道鱼并不能分辨人的眼中的颜色。店主看了他一眼说,对的,鱼不能分辨颜色,但是人可以。嗯,钓的是鱼还是人?



自从现代智人发明了语言,人类走上了文化演化的快车道,远远地把生物遗传的演化抛在了脑后,两条进化轨道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似乎文化主宰了我们的生活。



不过,正如莱昂内尔·特里林在《超越文化》所说,在心灵的某处有一个坚硬、顽固、不能分解的核心,它具有生物冲动、生物需求及生物理性,是文化无法触及的,而且保留着一个迟早会行使的权力,即判断、抗拒及修正文化的权力。



注:

①:《谁说了算?》【美】迈克尔·加扎尼加 浙江人民出版社 P24

②:《人类的荣耀》【美】迈克尔· 加扎尼加 北京联合出版社 P427

③:《生命3.0》【美】迈克斯·泰特马克 P386

④:《人类的荣耀》【美】迈克尔· 加扎尼加 北京联合出版社 P141

⑤:《论人的本性》【美】爱德华·O·威尔逊 新华出版社 P79

⑥:《论人的本性》【美】爱德华·O·威尔逊 新华出版社 P78

⑦:《人类存在的意义》【美】爱德华·O·威尔逊 浙江人民出版社 P150

⑧:《人类存在的意义》【美】爱德华·O·威尔逊 浙江人民出版社 P149

⑨:《人类存在的意义》【美】爱德华·O·威尔逊 浙江人民出版社 P148

⑩:《人人都是伪君子》【美】罗伯特·库尔茨班 中信出版社 P32

⑪:《人人都是伪君子》【美】罗伯特·库尔茨班 中信出版社 P33

⑫:《论人的本性》【美】爱德华·O·威尔逊 新华出版社 P80


作者:饶胖,资深董秘CFO、香港中文大学会计硕士、复旦大学哲学研究生,著有畅销书《资本市场的会计逻辑》,公众号饶教授说资本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