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2024 | 宁高宁、姚洋这样说
金蝶云社区-徐少春身份
徐少春
41人赞赏了该文章 4,613次浏览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编辑于2024年01月09日 17:17:59

上传图片

2024年已经来临,面对依旧复杂多变、充满着不确定性的环境,企业如何练好内功,做好自己本职性的工作,包括产品、技术、团队、营销等。特别与您分享中国中化原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对2024的前瞻看法,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文|整理自《中国企业家杂志》


01 宁高宁:保持乐观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中国的企业只有直面技术研发的痛点和难点,制定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战略,才有可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保持乐观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中国中化原党组书记、董事长 宁高宁


如果用一些关键词总结2023年,我会用“聚变”。不论是地缘政治、经济形势、技术革新、企业家群体的信心,还是国与国之间贸易关系、投资关系、货币汇率,都发生了非常多的变化,并且,很多变化都聚集在一起了。不光是巨大的巨,还是聚合的聚。过去,可能环境不好,但经济上、技术上没有大的变化,也就是不会聚集在一起变。现在是多因素都聚集在一起了。


2024年,就是在聚变中梳清思路、厘清变化的一年。国际上的地缘政治、经济形势,国内的经济形势、政策,包括现在对人工智能、新能源的应用,现在还处于相对混沌的状态,会逐渐理清思路。


关于未来真正的增长点,我认为来源于两方面:第一,可持续发展,能源替代是很大的增长点。太阳能、电动车也好,或其他各种能源替代也好,人类会逐步寻求到一种新能源的方式。对人类来讲,这一点太重要了。第二,就是科技,也是有很强的增长点。包括人工智能科技、生物科学的科技、材料科学的科技都在迅速地发展。就我所经历的企业中化来说,新材料行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这是过去大家都不可想象的东西。


当然,反过来说,虽然大家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还比较低,存在一定贫富差距,以及地域之间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别,中国的企业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这些也会有很多的增长潜力。


我之前提过“重构”的概念。我认为,经济的发展模式在重构、行业在重构、应用技术在重构,因此如果你战略上不升级,不能有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那就没有成长了。目前来讲,疫情结束后的2023年,经济恢复的动力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这也就对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逐步发现,走不回以前那条路了,现在一定要走新路了,这也逼迫社会和企业的转型发展。市场的力量很强,不是你想走回就走回去了。


对于中国的企业,我建议不应该对外部经济大循环产生太多的担忧。我认为“循环”有四个:世界经济循环、国家/市场循环、行业/产业循环和企业自身的循环,这四个循环时刻都在发生。


而这四个循环里边,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企业自身的循环。就是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企业的本质就是效率和创新。企业一定要做到不能浪费,成本要低、有效率、产出要高,这是最基本的。此外要有创新,不断去创新。有这两条,企业可以生存了。


前面三个循环不用太多地担忧,因为实际上你很难控制。好企业一定会走出这个循环,在循环向上的时候,你有更好的发展;循环向下的时候,你也可以生存。我一直强调,企业首要是练好内功,做好自己本职性的工作,包括你的产品,你的技术,你的团队,你的营销,都要做好。抱怨无用,重要的是内功。


我能感受到大家焦虑的情绪,但别被这种情绪影响了,保持乐观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保持乐观,才有面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不要过分担忧外界的变局,做好自己的基本管理,打磨好产品,接受竞争,在竞争中打造出更强大的企业。


在中化,有这样一个理念:如果一个公司没有创新和研发,中化就不投资也不并购。没有研发和创新,就无法增加新产品,所以企业必须要有驱动升级的新产品才可以,这也是企业竞争的一个主要战略。


目前的形势下,我认为企业除了技术的研发创新外,没有更多的战略。


在当今世界竞争格局下,中国的企业只有直面技术研发的痛点和难点,制定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战略,才有可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


中国从一个比较小的经济体发展成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企业也慢慢从高能耗、高污染、低价值的发展状态中走了出来,现在面对新的变局,必须要跟上技术创新的步伐,否则不可能有进步。


我管理中化的后期,就要求团队全面转向技术创新、科技创新,要以研发新材料、新产品为主要目标。整个公司的力量都被调动起来做创新,当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目前国内企业研发创新的难点并不是钱不够,而是研发的管理和创新特别困难——把钱变成一个好的技术是非常困难的。


我曾在中化设置过200亿元的研发基金,只要有好的研发项目都可以报上来,基金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半年出不了几个项目。因为你想研究的基本别人都研究过了,要绕过他们的研究来创新非常困难,不过一旦突破这个难点,所产生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40年前我还在美国上学时,日本首相去到我所在的大学演讲,很多同学在门口欢迎。他进门以后就说,“我知道你们为什么这么欢迎我,因为我的左脸贴着丰田、右脸贴着索尼,我在大街上看到的是丰田车,你们听的随身听是索尼的。”当时觉得日本因为有好的企业有好的创造而受欢迎,企业有这个作用,我相信中国的企业未来也会起到这个作用。


几年前去西雅图,我写过一篇文章叫《西雅图》,这个城市可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因为也没有什么人文景观、自然风景,当然是海滨城市,但是这个城市非常有活力,而且橄榄球队得了全美国第一名,人口在增加,房间也比较贵,为什么?这个城市有企业,这个城市有波音、有微软、有亚马逊、有星巴克等一大批企业。


从这里来看,一个城市就是一个企业的城市,一个国家就是一个企业的国家,没有好的世界一流企业,建不成世界一流的国家。做企业的人应该第一感到骄傲,第二感到有责任。要提升真正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来形成真正世界一流的产业。


02 姚洋:2024,对经济发展谨慎乐观

“随着政府政策发力,我觉得2024年(的经济)会比2023年好。只要环境好,市场就会冒出来创业者和创新者。”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姚洋


总结2023年经济发展的关键词,我觉得第一是崎岖,第二是不寻常,第三是希望。


2023年的经济复苏不太平稳,路径特别崎岖。第一季度的时候,大家都信心满满,因为经济恢复的势头比较猛,但二季度的经济复苏速度降了下来。直到7月份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23年的经济形势进行了定调,并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后,三季度的发展稍微稳了一点,四季度又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随着政府政策发力,我觉得2024年(的经济)会比2023年好。


2023年下半年开始,中央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财政刺激措施,比如1.5万亿元的化债资金,还发行了1万亿元的国债,这些措施加起来,我觉得到2024年上半年就会起作用,也相当于让很多项目提前启动。2024年地方政府的投资,至少会维持在2023年的水平,对此我是谨慎乐观。


首先,要鼓励创新创业。要想鼓励创新、创业,就一定要有一个活跃的资本市场。


所谓资本市场的活跃,是要让大家看到资本市场有“玩头”,否则大家不可能活跃起来。什么叫有“玩头”呢?就需要不断有新的东西冒出来,有时候还会冒得很高。没有这种惊喜出来,大家不会想玩金融,也不会去创新。


但我们现在一谈到创新,就怕重复建设,但只要创新,就一定会有重复建设和泡沫的存在。如果先把泡沫撇清了,我们就不会有创新。


我们从创新的角度来看资本市场,我们为什么需要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有人说是为了融资,也许是。但从创新的角度来说,股市就是为创新买单,甚至可以说是为创新的失败买单。


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不会怕股市有泡沫,或者疑惑股价怎么涨得这么快,这其实就是让大家“玩”到。我们要想好,把金融整顿完之后的做法。


在这之后,我们只要提供好的环境,创业就可以交给市场了。我觉得只要环境好,市场就会冒出来创业者和创新者。


其次,未来,要在海外再造半个中国市场。近几年,出海是一个热门话题,尤其在我们无法控制出口的情况下,出海是一个非常正常且正确的选择。


我们现在出海的层次也越来越高,受到各个国家的欢迎。(产业链)逐渐向东南亚、墨西哥等地转移,一方面是这些国家的基础比较好,我们的技术产业过去占据很大的优势,所以向那些地方进行转移,我觉得值得鼓励。


未来的10~20年,我们要在海外再造半个中国市场,所有成功的国家,在过去都是这么干的。


不过,对于企业家来说,出海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问题,因为国内供应链太完整了,企业出海之后,供应链可能还得留在国内,很多企业可能要面临从国内大量进口,导致元器件成本上升。我相信企业家会想出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上传图片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金蝶国际”或“金蝶”)始创于1993 年,是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268.HK),总部位于中国深圳,是全球知名的企业管理云SaaS公司。以“致良知、走正道、行王道”为核心价值观,以“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与天下用户共同成长”为使命,致力成为“最值得托付的企业服务平台”。

上传图片

上传图片

本文转载自: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谭丽平、孔月昕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C7zpJGZ_gU_61SKcZrA0w

图标赞 41
41人点赞
还没有人点赞,快来当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图标打赏
0人打赏
还没有人打赏,快来当第一个打赏的人吧!

您的鼓励与嘉奖将成为创作者们前进的动力,如果觉得本文还不错,可以给予作者创作打赏哦!

请选择打赏金币数 *

10金币20金币30金币40金币50金币60金币
可用金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