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PP“看听模式”:“AI主播”借道信息流全面落地?原创
金蝶云社区-曾响铃身份
曾响铃
2人赞赏了该文章 806次浏览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编辑于2020年05月21日 12:56:03

文|曾响铃

来源|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听新闻”的势头正在崛起,除了传统以“有声”为特色的APP,一个内容量级颇高的玩家加入进来——信息流。


在百度APP里,“看听模式”支持向用户提供AI高度拟真化的声音自动播报新闻,这意味着移动互联网的内容大户“信息流”不再只能“看”,还可以由“听”的方式向用户输出信息。


无独有偶,不久前,Google也宣布为旗下语音助手打造专属的音频新闻信息流。


事实上,在喜马拉雅、Eotu、樊登读书等APP上,“听新闻”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只不过是由真人朗读,有一定的但不算特别宽的受众群体。


而在AI方面,科大讯飞也出过辅助用户将文字内容播报出来的工具产品,但一方面,朗读的“机械感”挥之不去,另一方面,内容池也没有系统的建设,AI“听新闻”一直没有成为内容赛道上关注的主流。


现在,信息流加入进来,技术大拿们也进行了技术革新,属于“听新闻”的时代可能就要到来,而它的意义也不仅仅只是用“听”的方式获取内容这么简单。

 


01



看听模式:回归资讯现实需求的信息流革新



在bilibili站上很火的法学教授罗翔,其“人性”观广受好评,即法律不应该生搬教条,而应该从社会公义、当事人情境去思考法律的意义。


罗翔的观点,放到狂奔突袭好几年的信息流这里也很适用。


用户最常使用信息流是什么时候?上下班通勤、日常休息间隔、一天忙碌后的闲适期……碎片化的阅读成为信息流的主要使用方式,在各种间隙获取新闻资讯是多数人的习惯。


从纸媒、传统PC互联网时代,“看新闻”一直是主要方式,到了手机信息流时代,我们似乎习惯了还得用“看”的方式,但其实,信息流用户在这些场景中往往是最追求舒适的,解放双手、双眼,尤其白领一族用眼过度,选择“听新闻”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需求,这才是信息流产品应该体现的“人性”。


事实也证明了这个论断:用户使用百度信息流看听模式的TOP5场景分别为空闲休息、做家务、工作学习间隙、睡前、走路,有声阅读对于这些场景时段有不言而喻的价值,看听模式的用户稳步增长。


在全球范围内,“听新闻”也成为一种趋势。


在国外,NPR和Edison Research的一项研究显示,2014到2019年这5年间,美国用户收听语言类音频的平均时长增加了20%,2019年,他们平均每天会花1小时收听语言类音频节目,包括新闻、体育和谈话类节目等内容;


image.png



在国内,根据《艾媒报告|2019-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专题研究报告》,新闻资讯已经成为仅次于音乐电台、有声阅读之后2019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音频类型偏好的第三位。


image.png



这也就不难理解,在百度2018年布局看听模式后,Google随后也进行的像是为看听模式“背书”的类似布局。


而在根本上,“看听模式”仍然属于百度“AI主播”在信息流领域的一种体现,这些年,百度AI与央视合作的虚拟主持人,与澎湃新闻合作的早晚播报新闻,都是以AI“播”的形式做新闻,只不过那些还有与图像技术方面的拟合。

 


02



“AI主播”真正落地,还有离不开的“三大件”



通过信息流的看听模式,“AI主播”现在有了更快、更广泛的落地方式,但要真正让用户认可,并不是简单上线一个功能这么简单,它还有三个方面的门槛。


1、技术:以自然化的表达拒绝“噱头”


生硬、冷冰冰的语音播报是之前不少“听新闻”APP或工具下,用户的主要感觉,这显然无法获得长期认同,只能“图个新鲜”。


百度、Google等巨头的加入,改变了这一情况。


实测,在百度APP的看听模式中,除了朗读节奏流畅、与真人说话几乎无异,用户还可以基于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音色,成熟、磁性、深情、活力、可爱……


image.png



而这种拟真化,来自于百度打造的世界上第一个能在云端提供大规模并行WaveRNN等实时语音合成技术的解决方案,简单说,即能成句、成片合成音节,而不是像传统技术那样单个音频点拼凑起来(所以显得生硬、冷冰冰)。


它的背后,是AI技术的深度积累和海量数据资源优势,通过分析新闻的词汇、句法、人物和事件等信息,完成高度拟人、流畅自然的语音合成。


2、内容:优质内容支撑才能让AI技术更有发挥余地


没有优质内容支撑的看听模式是无缘之木。


即便有一天AI语音播报可以实现央视播音员的水平(这并非没有可能),如果内容本身质量不佳,所谓“听新闻”其实还是伪命题。


百度看听模式,一定只能是其长期内容耕耘的结果,在信息流层面,百度多年来持续优化创作者环境,尤其是不断加大力度引入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优质内容源,已经使得百度信息流成为权威新闻的发布平台之一,某种程度上并不输各种新闻APP。


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看听模式,就有了深厚的根基。


更进一步看,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传播对象的百度移动生态,“听新闻”转化到“听知识”(例如医学权威健康知识的碎片化学习),也不是不可能,过去的积累其实为百度移动生态埋下了更多商业可能。


3、认知:“秘书式”服务更能体现“听”的价值


从产品的角度看,“听新闻”有点像为用户定制了一个“秘书”,把有需要的新闻“念”给用户听,用户以一种舒适的心态完成APP上的新闻资讯获取。


在这个背景下,百度APP看听模式的一个亮点功能——朗读时用户可以选择通篇朗读或者提取资讯中的核心进行播报——就更好理解了。


在用户选择后,看听模式可以对每一篇资讯的要点进行抓取并生成摘要,AI只会将摘要部分朗读出来,而不会全篇阅读,这很像“秘书”般的简报服务。


这种能力,来源于NLP技术的深耕,使得AI具有某种对新闻的认知能力,会分析文章里的词汇、句法、人物和事件等信息,自动识别关键部分,最终形成方便阅读或倾听的简讯内容让AI播报出来。


毫无疑问,这将更大程度满足快节奏生活的需要,而多样化的选择本身也是赢得客户好感的过程,只不过这种多样化十分依赖AI技术来完成,不是只有一个idea就行。

 


03



“AI主播”下的“听新闻”带来的还有三重闭环价值?



除了帮助用户以更轻松、更沉浸的方式阅览新闻本身,“听新闻”对于信息流、APP体验以及AI都还有各自的深度闭环价值。


1、信息流:AI创作+分发+输出的闭环


AI应用于信息流分发是各个信息流平台都在不断深挖的事,这方面不断强调AI能力的百度有客观上的优势。


“看听模式”的出现和完善,其实标志着信息流打法的一个改变:不仅PK内容质量和谁能推荐更精准的内容,还PK谁能把内容更好、更快地生产出来,以及以更好的方式输出给用户。


不久前,百度的智能视频合成平台VidPress成为内容行业的焦点,新闻图文内容链接可以自动化转化成视频,这解决了很多创作者的视频创作问题。而一直在完善的看听模式,则从用户端解决内容输出方式问题,百度的信息流正尝试进行“创作+分发+输出”的闭环。


未来的信息流竞争,将是谁更闭环的竞争。


2、移动生态:补足“听”,让AI带来的体验闭环


从移动生态来看,AI带来的体验远不止一个看听模式。


在百度APP这里,语音搜索、图像搜索、AR、VR的应用已经成了日常应用。作为一个客观上一直强调AI能力的应用,百度APP这些年不断强化自己“像人一样思考和理解用户要找的内容”的能力,在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等方面不断融合AI能力,AI带来的体验走向更多样化,但这些可能大多数还停留在看、说的层面。


“听新闻”的出现,本质上是这个过程的延续,百度在完成一个由AI支撑的移动生态体验全版图。


3、AI落地:乘信息流的东风,实现“AI主播”场景最大程度的落地


刚刚举办的2020百度移动生态大会上,百度方面宣布百度App日活用户已经突破2.3亿。


image.png


信息流成为百度用户数量和质量的主要来源之一,我们一直在谈论的AI全面落地,从现实角度,更应该依靠这样的互联网能量。


看听模式成为每一个网民触手可及的AI应用,“听新闻”让AI主播走向更广泛的落地,也在帮助AI更快地实现全场景落地,毕竟,内容赛道一直是AI的技术和商业化关键区域,信息流又是其中粘性最强的产品。


更进一步看,百度提出“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的企业使命,“听新闻”的方式无疑能加速AI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进程,反过来也是百度这种企业使命的必然。


总而言之,信息流的体验需要和AI能力的不断提升,催生了“AI主播”下的“听新闻”打法,百度APP“看听模式”一方面代表信息流竞争的升维,另一方面也是AI全面落地的必然。在可预见的未来,信息流的行业竞争方式将更加多样,而AI也将借助更多兼具数量与质量用户的产品,实现更快落地。



*此内容为【科技向令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图标赞 2
2人点赞
还没有人点赞,快来当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图标打赏
0人打赏
还没有人打赏,快来当第一个打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