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季 | 防火防盗防商誉,影视行业的潜规则原创
金蝶云社区-诗与星空身份
诗与星空
3人赞赏了该文章 1028次浏览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编辑于2021年10月07日 19:22:13

2019年开年的《流浪地球》让广大观众眼前一亮,成为中国国产科幻片的大制作。原来,中国导演也可以搞出好莱坞的视觉效果。


随后,《上海堡垒》用另外一种方式告诉观众,原来中国导演拍科幻片,还可以拍成这样。


二者的差别在哪里?


先不讨论原作者的故事框架的差别,单纯从电影投入资金的用途,大致就可以知道最终的票房结果。


一家是把大量的资金投入了后期制作,另一家,把更多的钱投给了演员薪酬。


说起电影演员的薪酬,就要提一下"限薪令"。2018年11月,广电总局发布"限薪令",严控演艺圈的片酬,严打收视率造假。


一、如何变相合法绕开限薪令


在小鲜肉们习惯了动辄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片酬的时候,突然来了"限薪令",他们如何适应?


不过,这也难不倒影视公司们。


广电总局只能限薪,却管不了投资。通过资本市场给演员们丰厚的回报,不就得了?

高额收购款,本来不值钱的皮包公司,摇身一变成了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价格。


1、个人参股


有一些影视公司股东构成非常复杂,尤其是有一些持股比例非常低的演艺界明星。这些影视公司在进行资本运作的时候,会大幅增值,小股东手里的股份价值也会激增。


以新丽传媒为例,公司旗下拥有多名知名影视明星股东,其中,胡军、宋佳和张小童(张嘉译)分别持有新丽传媒0.2856%、0.1224%和0.2856%的股份。公司"卖身"后,这些明星们手里的股份价值也迅速暴涨。胡军和张小童的持股市值高达4425万元,相比出资额溢价近100倍;而宋佳持股市值也达1897万元,相比20万的出资额也翻了近95倍。


万达电影曾借并购万达影视的方案,向黄晓明等影视圈明星"输送"投资收益。


2、工作室的秘密


如果在天眼查查询明星们的名字,会发现他们名下会有五花八门的影视公司和工作室,很多工作室甚至被一些知名的上市公司收购。


因为新疆霍尔果斯给影视类工作室提供了超出国家许可范围之内的税收优惠,霍尔果斯一度成为影视圈的乐园。从杨幂到范冰冰,从徐静蕾到吴秀波,从吴奇隆到陈坤… …都曾再这里注册工作室。


后来税务部门开始严查影视行业偷税漏税问题,大部分明星都在霍尔果斯注销了工作室跑路。


除了减免税款外,这些小公司、工作室还有一项功能:待价而沽。


影视公司以并购的名义,向明星支付天价收购款。


二、万达电影和它的疯狂并购


坊间传说,万达电影曾经投资了《流浪地球》,但中途撤资去转投了吴秀波的《情圣2》,由于吴秀波劣迹东窗事发,导致上映无限期延期。


可能是因为老板财大气粗,不太在意一个个小目标,万达电影的投资一向缺乏点灵气。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账面资产总额320亿元,其中商誉高达135亿元,超出资产总额的一半还多。


这些商誉主要由万达近年来并购的院线为主,辅以几家广告公司以及著名的时光网。


1月21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亏损33-45亿元,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商誉,高达43-55亿元左右。


而万达电影2015年上市以来,累计净利润也就53亿左右,一年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就全亏回去了。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时光网。


财报显示,万达电影2016至2019年陆续将时光网的5个分子公司纳入麾下,陆续发生的收购金额约为23.4亿元,本次计提商誉减值14-18亿元。


从收购之前,时光网一直亏损,成为万达体系的子公司后,经营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善,反而因为失去了独立性,业务口碑均明显下滑。从广告营收到在线售票业务均逐步萎缩,2019年时光网营业收入大约为3.57亿元,同比下滑16%,税前利润仅901万元,刚刚摆脱亏损。


从某种意义上讲,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是一种"洗澡"的行为,还有为了来年业绩轻装上阵的味道。把可能的亏损提前确认了,新的一年可以更容易的实现业绩高速增长。


但万达电影没那么幸运,由于春节期间所有电影均撤档,徐峥的欢喜传媒选择了和字节跳动合作线上放映,开创了中国电影行业的新模式。万达电影被沉重的影院资产拖累,只能坚持线下,特殊形势下,万达电影2020年的开局非常不乐观。


三、和商誉并肩作战的往往还有股权质押


据Wind数据,万达电影的两大股东—孙喜双和泛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权质押比例均为100%,二者质押了手里的全部股权。


这种清仓式质押的方式,曾经被贾跃亭先生玩的娴熟。


公司业绩巨亏,资产状况糟糕,资金周转不灵,股价暴跌,老板还质押了全部股权… …


诚然,股权质押是一种操作简便的融资方式。尤其是对于轻资产企业,不需要作抵押,不需要太繁琐的手续。但是和抵押贷款类似,不应质押过多的股权。如果质押股权的比例过高,说明上市公司大股东要么是资金周转困难,要么是对上市公司失去了信心。


笔者认为,当大股东股权质押率超过60%的时候,就有跑路的嫌疑了。


四、为什么影视行业的商誉格外容易暴雷


A股市场上,商誉金额最大的是中国石油、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这些商誉主要来自国内或者跨国的并购。


但是很少有人担心它们的商誉暴雷情况,因为它们的商誉大多情况下比较安全。


从万达电影到光线传媒,从天神娱乐到北京文化,非常多的影视行业会商誉暴雷,为什么影视行业的商誉如此不安全呢?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影视行业大多是轻资产经营,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弱。


和传统行业相比,影视行业既没有雄厚的固定资产,也没有充裕的现金流。除了部分兼营影院的公司外,大多数是轻资产运营。而兼营影院业务的运营成本也非常高,传统企业关掉厂房后,生产线的成本就会很低,而影院行业遇到像2020年初的特殊时期,依旧会产生巨额成本。


由于特殊的资产构成,导致了这类公司承担风险能力比较弱,尚未产生商誉减值,就会让公司损失惨重。


2、影视行业收购的商誉不是真正的经营资产


美的集团的大部分商誉都来自并购库卡集团,最坏的情况下,也有生产线和客户订单,商誉不会暴雷到一文不值。而万达电影这类公司的商誉基本上都是各地的影院,北京文化这类则是并购的明星工作室,这种公司本质上是靠明星的名气,而非自身的生产经营能力,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比如导演的执导水准,会严重影响影片的票房,演员的号召力随着时间会有变化,从而影响工作室的承诺业绩完成情况。把完成巨额业绩的目标寄托在单个人身上,风险是非常大的。



五、总结


商誉原本的目的是基于被收购公司的强大实力,所以通过超过其账面资产价值的溢价来购买。


但在一部分上市公司实务操作中,财务人员在会计准则许可的范围之内将商誉玩弄于股掌之间,可以用来调节利润,可以用来避税,还有的对减值迹象视而不见,甚至事务所助纣为虐,沆瀣一气用粉饰后的财务报表愚弄投资者。


作为投资者,阅读上市公司财报的时候应该对商誉保持警惕,尤其是轻资产类的行业,如果商誉金额比较高,对应的公司业务比较单一甚至有明显的经营风险,投资者就应该回避这类公司。反之,如果商誉对应的公司业务是行业龙头,或者未来经营形势非常乐观,那这种商誉的风险就不大。


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