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财税业务也应“趋利避害”原创
金蝶云社区-刘作华身份
刘作华
1人赞赏了该文章 288次浏览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编辑于2021年10月20日 15:20:03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语言虽朴实无华,却饱含着人生哲理,即是说世界上的事物没有绝对的好,不能一厢情愿地把事情看得那么美好。这里的“万事只求半称心”也不是消极地看待问题,而是要抱有一颗平常心来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对于好的东西当然是我们所极力追求的、对于不足之处,我们也要以批判的态度来看待,趋利避害,力争把优势发挥发到极致,把劣势降到最低限度。很显然这种观点对于我们了解相关财税业务知识其实也是大有裨益的。


1.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这几年来,政府部门在固定资产折旧方面推出不少政策,从关于《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到关于《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06号),到关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4号),再到《关于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适用范围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66号),都是涉及到固定资产折旧在税务处理中可采用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或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的方法。企业在采用这些有利的递延纳税的方法都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开始少缴税的年份都是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再在以后年度逐步转销。但是企业处在税收优惠期或处于5年亏损弥补期间,加速折旧也不一定起到什么好的作用。加速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是负的,不仅不能少缴税,反而可能会多缴税。企业处于5年弥补亏损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企业在弥补亏损期加速折旧,会使亏损加大,可能导致亏损超过期限也弥补不完。因此,加速折旧政策也并非一好百好,也要综合企业的经营具体情况来分析后决定是否使用。否则也会因使用不当而得不偿失。


2. 做个“小人”。这里丝毫没有贬义,它是指的是“小规模纳税人”、小微企业、小型微利企业,这些简称为“小人”。在当今经济不太景气的阶段,政府部门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来帮助“小人”度过难关。在增值税方面,从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包括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的免税标准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了10万元(含本数)。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在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小型微利年应纳税所得不超过100万元,100万元到300万元的部分,分别减按25%、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使税负降至5%(20*25%)和10%(20%*50%)。在 “六税两费”方面,从2019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对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简称”六税两费”),由省政府决定,在50%幅度内减免。但也应看到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如果企业成本费用构成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占比高,在增值税税负低于3%时也会造成税负变多的问题。还应看到有些大客户是不屑与小规模纳税人做生意的,如果一味地认为拥有“小人”的身份感觉不错,由此也可能会失去做大做强的机会。


3.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对企业来说,需要缴纳的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费附加会减少,可以节约现金流出,这是件好事。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当进项税额抵扣了,意味着进入到成本、费用中的金额会减少,就会多缴纳企业所得税。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判断事情的优劣标准要“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总的来说,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对企业的来说还是更为有利的。


4.权益乘数。在杜邦方程式中,权益乘数是决定资产净利率(ROE)的三大因素之一。计算公式是指总资产相当于总权益的倍数(总资产/股东权益)。要提高净资产收益率,除了要提高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外,提高资产负债率也可以达到目的。比如资产总额是100万元,负债为75万元,所有者权益为25万元,计算出的权益乘数为4,表示股东每投入1元,公司就能借到或占用别人3元,公司就放大为4倍的总资产,驱动了4倍于股东投资的总投资,这就是财务杠杆的最直观的含义,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动整个地球“。但反过来想一想,如果这个杠杆承受不了增加的重量,也有折断的可能。所以,对于需要支付利息的融资性负债,并不是多多益善,只有当债务资本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时,融资才有好处。可以说权益乘数是把双面刃,适当的财务杠杆,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获利,活化现金流;但过度的财务杠杆导致过多的利息支出则会侵蚀企业获利,再有是资金链断裂会加大企业的破产的风险。


5.采购成本最低与总成本最低。采购成本控制中的一个关键指绩效指标(KPI)是采购目标成本的下降率,在KPI的驱动下,采购部门会竭尽全力去寻找降低采购成本的渠道及方法。应该说采购成本的下降为企业的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这样的问题,采购部门如果一味地向供应商砍价,价格是降下来了,但供应商可能会以次充好,偷工减料。这又给生产、研发带来更多的损失,导致此消彼长,最终导致总成本(Total Cost Ownership, 简称TCO)包括采购成本、质量成本、使用成本等变得更高,因小失大,反而得不偿失。因此,采购部门需要拓宽眼界,从总成本最低的角度出发做好采购成本的控制工作。

 

6. 加班的隐性成本。当企业遇到业务繁忙的情况下,需要员工加班及时处理业务,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一家企业员工在下班后仍然在“废寝忘食”地“加班”却被认为是一种敬业现象,甚至把它当做一种企业文化看待时,这不得不考虑其中存在的隐性成本问题。不少人习惯以“多”取胜,但这种多仅仅是数量的多,而不是代表高效。再有加班时员工也并不一定在做工作方面之事,有些员工假借加班之名,却在做自己的私活,一是导致公司的加班费不断攀升,二是由于在下班之后公司在安全上疏于管理可能会造成一些重要数据丢失。还有就是有些员工其实并不愿意被强迫无效率地加班,这也会导致一些优秀员工的流失致使招聘成本增加。我曾看到过逻辑学家奥卡姆提出过一条“剃刀定律”,意思就是简约法则:像拿起剃刀一样,把多余的步骤剃掉,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两步可以做成,就不要三步。这个定律可以为企业管理加以借鉴,我们要真正认识到加班的隐性成本。加班多不等于收益多,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处理好速度与效率、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