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凡事件再思考,舆论公域和私域的边界在哪里?原创
金蝶云社区-万能的大熊身份
万能的大熊
1人赞赏了该文章 261次浏览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编辑于2020年04月27日 20:55:56



天猫总裁蒋凡的事情终于有了一个处罚的结果,阿里巴巴集团宣布,经阿里巴巴管理层讨论决定对蒋凡作以下处分:

1、管理层提议并得到合伙人委员会批准,即日起取消阿里合伙人身份。

2、记过处分。

3、降级。职级从M7(集团高级副总裁)降级到M6(集团副总裁)。

4、取消上一财年度所有奖励。

自此,这件事情已经有了一个非常严厉的处罚结果。而现在再来讨论这件事情,我觉得可以有一些更加理性的视角和更清晰的探讨空间。毕竟事情刚发生的时候众说纷纭,很多事情是真是假都很难分辨,贸然评论恐怕有失偏颇。

从这件事情的整体发展脉络来看,我觉得首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舆论公域和私域的边界在哪里?

事情回到“蒋凡事件”上来看,其热度据数据分析有机构给予了66.6%的评分,距离“罗志祥周扬青分手”事件的74.1%也不过一步之遥,作为一个并不在公众视野单纯是一个企业高管的蒋凡来说,可以说是有些过热了。

而这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带上了“天猫总裁”“阿里高管”这样的话题传播,最终的讨论其实除了一些被验证为谣言的狗血八卦之外,更多的成了蒋凡还能否继续呆在阿里的讨论。看似在讨论蒋凡,实际上在讨论阿里,这其实对于双方来说,都并非是一件公平的事情,甚至也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坦白说,在这个讨论的背后,还是有不少竞品推动的身影的,当企业的资源推动加上花边八卦,带来的影响确实是非常深远的,但我却觉得有些跨越了公域和私域的界限,如果没有底线的克制,很有可能会形成一轮军备竞赛。而下一次如果你的企业高管也出了什么问题,竞品也大肆投入资源推动,冤冤相报,最终又有什么样的个人能够承担这一切呢?我觉得对于同业来说,这一点还是希望大家能克制,并且达成一个共识。

我之前也在360从事公关工作,因为行业竞争的关系,老周可能是被攻击最多的企业大佬,被扣上的帽子不计其数,大部分其实都是捕风捉影,但确实也使个人形象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当竞争业务逐渐销声匿迹的时候,现在你突然会发现,这两年并没有什么人再去骂他了,慢慢行业也开始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但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先例,我相信大部分人尤其是企业高管而非创始人,能够有老周的魄力和定力,去面对这一轮又一轮攻讦。

蒋凡的事情,归根到底是一件私事,事情的真相未明,细节未知,首先并不是违法犯罪,其次在道德上的亏欠也很难评估,蒋凡自己申请公司对他的调查,其实颇为无可奈何,人到了自证清白这一步,再高的位置,再大的权力,都会显得有些无奈甚至可怜。

我并不是说这件事情可能子虚乌有,而是说这样的事情对于企业的干扰确实有些过度。企业的运营得到舆论的监督是正常的事情,但个人的事情,被放在聚光灯下监督,其实并不合适。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些缺点被无限放大异化,倒是可以满足吃瓜群众的心态,但对于个人来说还是有些过度,毕竟谁都可能会成为一个无限吃瓜环境中的牺牲品。

实际上,一波波舆论抓住这件事也并不是冲着蒋凡个人,背后的根本目标是阿里巴巴。蒋凡作为天猫淘宝的总裁,年纪轻轻就负责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打击蒋凡,就相当于干扰了阿里的业务部署和战略节奏。所以如果蒋凡因此被从重处理,甚至淡出江湖,会很多人乐见其成。

所以在我看来,企业竞争也好,舆论监督也好,竞争对手也好,在任何事件的讨论和参与之时,都应该有一个默认的底线,那就是不用公器对付个人隐私,不通过打击个人来实现打击公司的目的。这不仅仅是为了蒋凡,更多的还是为了行业竞争的有序。

大佬花边新闻其实并不鲜见,如果竞品都以此为突破口,可能互联网行业比娱乐圈还会更热闹一些。但这不仅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对于高管或者大佬本人,也确实非常不公平,人家只是努力工作,最后却成了工作的牺牲品。这不仅仅是对于企业竞争对手的建议,也是对于媒体同行的建议,流量虽好,也不要贪杯。多想想正事的舆论监督,少做些花边新闻的扩散传播,这可能不管是对人对企业还是对行业,都是一个更有责任的选择。

蒋凡毕竟年纪不大,虽年少成名,位居高位,做人做事却也一直都非常低调,这件事情没有处理好,和年轻或者工作忙也都有关系。我还是希望他能够历此劫难之后,能够获得成长,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在工作上能有更好的成绩,渡尽劫波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佬。



毕竟如果因为这件事情就淡出行业或者职场,那就是一个太大的损失了,不管对于阿里而言,还是行业而言,都丧失了一个绝佳的85后高管蓝本,甚至说可能会阻碍整个行业的年轻人去承担更大的责任,去获得更高的位置肯定。这种隐性的损失可能大家看不到,但确实和每个职场的80后都息息相关。

这次蒋凡已经得到了集团的从重处罚,主要原因其实也不是做错事情,而是因为家庭问题处理不当给企业带来了不好的舆论影响。这种不基于事实而是基于舆论影响的处罚在我看来,对个人来说都是有些偏颇的。毕竟舆论走向并非是自己控制的,也有很多外力的推动。

所以最后希望在公域和私域之间,行业也好,公关也好,媒体也好,甚至主管单位也好,都能慢慢建立一个逐渐清晰的边界,不要擦枪走火,不要殃及家人,不要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长期看来,这样对谁都好。


图标赞 1
1人点赞
还没有人点赞,快来当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图标打赏
0人打赏
还没有人打赏,快来当第一个打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