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讨论了生产系统建模的步骤,包括产品过程建模(宏观与微观)、业务过程定义(需求模式、供应方式、生产约束)、单据过程定义(关键单据流转及逻辑关系)、以及控制过程(订单计划与控制模式)。建模是生产运作和数字化工厂建设的基础。
要对生产系统进行有效计划和控制,必然要对生产制造系统进行建模。
对生产系统建模,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产品过程。主要是定义供应、生产、需求的全过程。
需要对产品的实现过程进行建模。产品实现过程建模,可以先宏观、再微观的方式展开:
1、宏观建模,可以车间级(生产订单Mo),以比较粗的颗粒度对工厂进行建模,实现车间级的定义从采购入、生产制、成品出的过程。
2、如有必要,生产制可以在车间内,或以工序段、或以关键工序的颗粒度定义车间的制造过程,建立起整个生产过程模型。
第二,业务过程。主要是定义需求模式、供应方式和生产约束。
1、需求模式,或订单式,或是备库式,或是订单和备库混合模式。其中,订单式是ATO、MTO还是ETO。备库式是预测备库,还是补库备货。
2、供应方式,是订单采购,或是备库采购,或是JIT。订单采购中,是否有预测采购,还仅仅是订单采购。
3、生产约束,生产约束类型是比较多的,具体可以做以下细分:
齐套。是否需要订单出运齐套、是否需要装配和包装齐套、供应商到料是否需要齐套?
批量。装配线的经济批量是多少?是否与订单量一致?零件加工的经济批量是多少?供应料的采购是否有最小量?是否有经济批量?是否有运输经济批量?
产能。装配是否有瓶颈?瓶颈是设备还是人员?零件加工是否有瓶颈?是设备还是人员?是否可以委外?委外与自制相比差价多少?有没有政策限制不能委外?
工艺。是否存在工段间、工序间的时间约束?是否存在工序属性的质量等约束?
换型。同一设备时,不同产品切换大致时间是杜少?同一设备,生产不同工序属性工艺时,是否有切换时间?
第三,单据过程。主要是定义关键单据的流转过程,定义需求与自制件、采购件的逻辑关系。
需求单据。预测订单、补库订单和销售订单且相互的冲销关系,建立形成净需求的数据逻辑。
供应单据。采购计划、采购订单、送料计划的相互关系。
生产单据。委外订单、生产订单以及生产订单转换为委外订单的方式和时机。负荷均衡要求等。
第四,控制过程。主要订单计划和控制的模式,以及实现控制的方法论。
定义计划模式。或拉式计划,或推式计划,或推拉结合计划(注:真正的推式计划存在与流程工业中,比如大化工企业,一般都是推式计划:产出取决于物料供应计划,装置需要满产。半成品和成品做缓冲。成品销售必须实现供-产-销的平衡)。
定义计划过程。如何形成主需求计划?如何实现交期承诺?是否需要形成主生产计划?如何及在哪里实现MRP?
定义物料供应模式。能备库的,如何备库。不能备库的,如何实现供应与需求件的批量同步、时间同步。长周期物料如何实现预测采购和分配。定义物料供给方式时,识别出哪些料是常用料,可以实现JIT;哪些料是关键料,可以实现预测备库。
定义投料控制模式。哪些车间、哪些工序需要详细排程?哪些车间、哪些工序可以进行顺序排程?哪些车间、哪些工序实现ConWIP就好?
定义监控重点和方式。是否需要监控“需求-产出-库存”的匹配度?是否需要监控销售订单的达成状态?是否需要对人力负荷进行监控?是否需要对关键工序的设备进行负荷监控?是否需要监控关键物料的周转率?是否需要监控车间生产计划执行的状态?
工厂建模,是生产运作的基础,更是数字化工厂(未来工厂)建设的基础,但愿更多的人能理解。
本文转载自:让工厂管理变简单
作者:章月洲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QYzqW7ScgP8Kbowj3HS7w
发布于 智能制造(中型企业) 社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