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讨论了库存报表与核算报表在使用场景、服务对象及数据统计上的差异。库存报表关注物料数量和出入库情况,而核算报表侧重于成本金额变化。两者在统计范围和计算逻辑上的差异导致结果不一致,主要因成本调整单、期初参考价匹配维度设置不同及存在不同结算组织的内部交易单等原因造成。
一、使用场景
库存报表与核算报表出发点是存在差异的,库存报表更注重的是数量上的变化,核算报表侧重的是成本金额,由此在设计报表时,它们在数据统计范围、计算逻辑存在一些差异,一个数量优先,一个金额优先,导致两边报表统计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出现差异。
1、库存报表
库存报表服务对象主要是仓管员这一类角色,在业务方面着重关注的是统计物料库存、物料出入库情况,也就是关注点在数量上,因此库存报表统计依据主要有:
1)物料是可库存的;
2)要有数量;
2、存货收发存报表
存货收发存报表主要的用户对象是财务人员,从财务、会计的角度统计数据,侧重点是成本金额数据的变化情况,因此存货收发存报表统计依据主要有:
1)有成本金额数据;
二、差异说明
1、成本调整单的影响
因成本调整单没有数量,库存报表是不统计此类单据的,而存货收发存报表会统计,这样,存货收发存报表就会多出成本调整单的数据,导致两边报表的金额对应不上。
2、库存报表期初参考价匹配维度参数的设置
核算成本时有不同的核算维度,如仓库、批号、辅助属性等,在存货收发存报表已是按实际的维度进行展示,库存报表需要先取到核算成本数据,然后在匹配到库存数据上,最后经过如汇总等一系列运算展示出来。在匹配到库存数据上就需要有一个参考,也就是仓库、批号、辅助属性等维度,同维度的数据相对应,库存报表设置的维度与实际的核算维度不一致就有可能导致计算出来的加权平均价有差异。如分仓库核算,库存报表没有勾选“仓库”维度,计算出来的是整个物料的一个加权平均价,也就是把不同仓库的成本平均了,库存报表的金额=(数量1*加权平均价+数量2* 加权平均价……)与存货收发存报表金额=(数量1*成本1+数量2*成本……),得出的结果可能不一致。
3、存在不同结算组织的内部交易单
库存报表在统计收入发出的成本金额数据(收入发出参考价设置为“成本价”)取的是业务单据(外部单据)上的数据,而存货收发存报表取的是内部交易单上的数据,业务单据与内部交易单的结算组织不同,导致核算出来的成本不同,最终也会影响两边报表的差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