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城市停车管理探索
金蝶云社区-运营佳宁
运营佳宁
1人赞赏了该文章 239次浏览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编辑于2022年05月17日 17:58:10

2021中国智慧停车运营服务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召开。会上,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务中心党委副书记发表了题为《大数据下城市停车共享共治探索》的主旨演讲,包括城市智慧停车现有方式与案例、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思路探讨和展望与总结四个方面。


近年来,随着城市机动化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猛,截止2021年9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2.97亿辆。由此带来的“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国内各大城市的通病。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各个城市的停车设施规模都持续扩大,停车秩序不断改善,产业化发展逐步深入,但仍存在供给能力短缺、治理水平不高、资源利用不均、市场化进程滞后等问题。


面对城市停车供需的巨大矛盾,近年来随着大数据、5G新技术等的不断成熟,大数据支撑下 的城市停车共建共治共享成为解决城市级停车问题的新方向。


一、城市停车管理现有的方式和案例


城市停车管理所涉及的路外停车场管理和路内停车管理,早期是按照两条相对独立的技术线路在发展。路外停车场管理系统基本是从IC卡技术到视频识别技术的升级,从人工收费向无人值守的发展,但总体而言其对象仍以单体停车场或松散集中的部分单体停车场为主。城市级停车场管理平台对路外停车场管理主要采取有限度的数据接入和采集。


而路内停车管理,从系统上讲很早就是采取的一体化平台的方式完成对城市级的管理,其技术线路演进则主要侧重于基于车位检测的早期人工、手持PDA、地磁、高中低位视频以及射频等技术以及基于用户支付与引导的APP开发等。


5.jpg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停车一体化管理理念逐渐被重视,路内停车与路外停车管理逐渐实现联网互通,这类模式在杭州、上海等都地都已有了落地案例。


(一)城市级停车平台“城市大脑”


停车管理为“一系统两APP”,“一系统”是指杭州城市大脑停车系统,“两APP”一个是“贴心城管”APP,一个是“便捷泊车”APP,两个APP分别用于路内停车和路外停车。


3.jpg


着力推动协调各职能部门,全力盘点全市停车位,摸清停车位底数,实现了较高的资源接入率,通过整合全市停车资源与数据,实现停车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从城市级角度探索破解“停车难”问题,努力实现“全城通停”。


在满足停车缴费等基本功能之外,杭州城市大脑系统又提供了先离场后付费、预约停车、错峰共享停车等助力停车资源共享利用的新功能。


(二)城市级一体化停车平台“上海停车”APP


平台同步推出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接入全市4300多个公共停车场(库)和收费道路停车场,共计89万个公共泊位的信息数据,兼具“停车导航、停车换乘、枢纽停车、错峰共享、停车缴费、停车预约、停车充电、服务公告”等八项服务功能。


4.jpg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停车诱导系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早在2002年,上海就开始在主要商圈设置多级停车信息诱导屏,缓解中心区交通压力。截至目前,已在黄浦区、静安区、徐汇区、杨浦区等15个辖区建成了近30个区域停车诱导,形成了一套良好的停车诱导管理体系。

二、城市停车现有方式仍然面临的问题

目前,全国很多城市都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城市级的停车管理平台。依托城区一体化的建设思路,通过统一城市停车管理平台,即“全市一个平台”的结构模式来统筹全局治理城市停车难问题,已经得到业界的普遍共识。

然而大部分地区在推行城市停车一体化管理的进程中进展缓慢、落地困难,平台上线后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诸多问题。比如:

(一)数据质量难保证


数据是城市停车一体化管理运营分析、高效监管、科学施策的根本依据,只有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实时性、全面性,才能适应科学决策与精细化运营的需求。但是,从目前来看,数据质量还是存在较大问题:


01

一是真实数据的实时交互还难以实现。现阶段城市级停车平台的数据接入还缺乏市场的自发行为,基本还是主要靠政府职能管理部门通过行政手段实现,即使可以接入部分动态实时数据,也只能暂时解决接入数量的问题,而难以保障后期的数据质量和数据通道的可持续性。

34.jpg


02

二是数据的准确性问题难以解决。停车数据资源所具有快速变化性的特点,也会导致很多数据不准确,如城市市政设施及道路建设的新建项目与改扩建项目,随时都会影响停车场、停车位的去留以及车位数量的规模;终端设备维护不到位或者信息更新不及时,都会因不同步而导致数据不准。加上一些商业或个体停车场管理者接入城市级停车管理平台的真实意愿不强、甚至是抵触,会对整体数据的准确率造成更大的影响。


(二)参与主体少


目前,在治理城市停车问题上,基本上主要是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研究单位主要参与。实际上,不管是新建停车类项目还是解决停车难问题,都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共享共治。在解决城市资源利用不均衡问题上,尤其是挖潜增效方面,更需要社会各界参与。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宣传和引导,没有更大的经济效益赋能,在实际执行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多元化治理的效能,在挖掘社会其他力量参与共享共治方面有所欠缺。


(三)精准运营实施难


随着用户对停车需求信息化、全面化的进一步加深,对城市级停车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实际出现的情况是:一方面,由于平台接入的基础数据不全、标准不统一、部分数据不即时、不准确等影响,政府管理部门难以实现全局统筹,导致运营过程中并不能科学有效的制定管理决策;另一方面,城市级停车数据属于海量实时动态数据,目前的大数据技术对于用户的停车习惯,预测短时停车峰值等研究不足,在统筹平衡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合理引导出行、交通诱导等方面总体调控效果并不理想,难以达到精细化运营和精准化施策。


三、解决思路探讨


要解决上面提到的城市停车一体化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其关键是要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提效管理、行业共赢”的行业生态新体系。在大数据应用的环境下,要从平台构建、数据安全、精细管理、出行生态和共享共治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并以市场化、法制化方式推动停车设施发展,加强停车共享共治,提升大数据技术应用,引导整体行业的提效增收,从而充分激发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停车共建、共治、共享。


56.jpg


(一)政府明确公益化定位,保障各方基本权益


城市停车管理是一个兼具公益性和营利性的行业,且其海量前端设施和海量数据的特征,决定了只有政府来“搭台”、大家来“唱戏”,才能保证各方利益共赢。


01

首先,不管是交通管理,还是应对疫情,不管是维持市场公平有序,还是保障数据安全可控,摸清城市停车位基数和实时车位占空比等数据,既是停车治理的要求也是国家战略,这些数据一定要率先掌握在政府管理部门手中。


02

其次,城市级停车涉及到海量不同产权的前端设施和各类数据,只有政府才可能最大化协调各方资源,实现最充分的融合与对接。


03

第三,数据保密问题只有经过政府公益性的“背书”,在所处竞争关系的同行中才具有足够的公信力。因为停车数据营利性的特征,决定了对于停车场管理者,特别是商业停车场出于对数据用途、行业竞争以及市场定价权等的担心,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数据。针对这一点,只有政府部门秉持公益化原则,保证数据在公平、合理范围内使用,确保不交叉泄露、不做其他用途,才有可能达成足够的公信力。


(二)汇集多种停车资源,构建互利共赢新局面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搞智慧停车,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区域化停车管理平台,并衍生出大量停车业务APP,有些停车软件功能听起来很不错,但是因为数据不全面不准确,体验并不好;还有些是关联各种广告、各种链接,让人使用很没安全感;更有甚者是在使用时可以注册但却无法注销。对于这类停车应用软件,很多车主不愿去注册,或是用过一次后不愿再继续使用,最终也成为了“沉寂用户”,这样平台就失去了可持续性和活力。因此,选择哪一个停车管理平台为基础,来进行停车资源整合,将成为停车大数据管理平台成功与否的关键。


从这个角度来说,用户粘度给停车管理平台带来了数据价值和活力,同时也倒逼城市停车管理平台需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推送和更人性化的服务。


(三)提升大数据算力,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有了停车大数据平台之后,如何充分发挥停车数据资源效率,则需要大数据分析专业和交通专业的交叉互融,提升对海量数据的深度计算能力和适应动静态交通特征的应用能力才能真正发挥出大数据的作用。


01

一是随着基础设施的升级和超算能力的提升,使得原有的交通供需从定性分析、静态数据分析为主转向为实时动态数据分析,这就需要对原有的交通模型进行重新的构建和优化。结合大数据分析,建立片区停车供需、行车与停车比例的动态模型,预测拥堵时段和停车峰值,提前引导车主用户合理参与交通。


02

二是通过数据的积累,以及大数据追踪的分析,确定片区的基本车位刚需规模和动态出行停车需求,结合片区道路通行承载能力,确定其合理的停车位规模。


03

三是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建立动态调控机制,根据城市建设及交通变化,适时优化收费分区,利用价格调控手段,盘活闲置资源,实现停车管理多方共赢。


(四)打通多种出行生态,提升用户停车体验

通过停车大数据管理平台,数据汇聚规模化后,打通路内停车、路外停车、公交停放、共享单车停放、充电桩等多种出行生态,加强出行停车与公共交通有效衔接,通过“P+R”等停车换乘设施,优化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出行结构。


67.jpg


另外,随着充电桩等信息的同步,平台可逐步实现包括全市通停的“充电+停车”一体化服务,从而进一步整合等多种支付渠道,推进支付一体化,做到“通停通缴”,提升用户体验。


(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多元主体共享共治


在停车大数据管理平台下,车位共享的方案制订将更具科学性。车位共享的本质是利用居住类停车和办公商业类停车需求的不同时段特征产生的“车位富余”进行共享和利用,从而整体提高停车位的综合利用效率。在大数据分析模式下,可以更为精准的把握各个不同类型停车场在不同时段的“车位富余”能力,从而使得车位调度和共享更加合理。

近年来在停车共享方面,也不乏有勇于尝试探索的落地案例。如深圳罗湖东晓街道停车泊位错时共享试点的探索,给片区停车共享、共治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56.jpg


现有的优秀案例也证明了社会多元主体共享共治的力量,建立停车资源共建、共治、共享协调机制,发挥基层单位统筹协调作用,让停车经营企业享受到共享经营的红利,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才能让共享车位这个概念能真正全面地落地,为老百姓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


四、展望


未来,随着5G等新一代基础设施的普及和算法算力的提升,随着各种停车资源的互联互通,海量密集型的数据涌入,将对我们分析城市级停车数据运营情况提供极大的帮助,比如统筹平衡出行和停车问题,通过提高静态交通管理水平助力动态交通治理,做到有的放矢治理停车难症点,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


(一)停车大数据更加准确精细


未来停车大数据平台应建立数据分析与数据清洗模块,实时监测平台的数据质量,清洗垃圾数据、分析异常情况,并及时报警提醒,从而保障城市级停车大数据的精度。并可结合前端一些视频系统,通过实时监控,直观了解现场的真实情况,进行数据校正,同时也可以作为违章取证手段等。


(二)停车管理决策更科学

停车大数据平台应在停车管理决策方面进一步发挥优势:


01

一是通过停车资源的分布和资源利用情况,观察资源的忙闲情况、时间分布以及周边的资源利用情况,为增减停车场或停车位提供更为定量的依据。


02

二是通过“停车活力指数”分析全市片区或路段的停车资源利用情况,对于由于潮汐规律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停车资源利用不均情况,通过价格调控和引导,盘活资源。


(三)停车服务更加人性化


坚持以人为本,在确保停车大数据平台数据准确率的前提下,应逐步实现“一体化”的服务;并充分利用技术的升级和建设的标准化,进一步完善无感停车、无杆停车、导航入位、车位预约、反向寻车等功能,解决找不到停车场、寻不到停车位、排队堵在出口等问题;通过对停车资源分布、车位利用情况等实时监控,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预测短时间内峰值、停车需求和停车热力指数,合理预测短时间内剩余泊位数,动态规划出行路线和停车目的地,避免拥堵;同时,对于出行或换乘及时提供动态有效的方案并合理引导,做到出行通畅、停车方便。


676.jpg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资源极度丰富的国家,有全球最多的人口、最多的大城市、最多的应用场景和最接纳数字化应用的政府和国民。随着5G技术等下一代基础设施的升级,以城市停车大数据平台为依托,停车管理智慧化、共享与共治还有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


文章Bannen图.png

本文转载自:知乎-陈晓冲

作者:陈晓冲

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470312789?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806826329587740672

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