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家庭资产1900万,税后年入60万,能财务自由吗?
金蝶云社区-大倩倩_Daisy
大倩倩_Daisy
0人赞赏了该文章 3011次浏览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编辑于2022年02月18日 18:51:18
封面

今年上半年,胡润联合百富众鑫出了一个《2021胡润财富自由门槛》,其中的财务自由标准分为入门级、中级、高级和国际级四个阶段,并细分到中国一二三线三类城市。具体的门槛在下表中列出:


北上广深家庭资产1900万,税后年入60万,能财务自由吗?


相比过去那些财务自由的标准,我觉得这次的数据相对比较靠谱,但即使达到表中所述的经济水平,绝大多数人还是不会感到财务自由。


详细看看数据,比如一线城市入门级门槛1900万资产+60万家庭税后收入,表中显示的是一套120平米的自住房,按照改善型住房的标准,给这套房1000万的估值,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在无负债的情况下拥有1000万价值的自住房,1900万减去1000万的房子,就还有900万其他可投的金融资产,如果投资指数基金,就按照沪深300过去平均年化10%的速度,拿出900万的一半作为本金,每年都可以得到45万的资产增值,而且可以灵活地随时变现,这样的生活确实富足。


这个标准相对过去那些对财务自由的定义更靠谱,但还是没啥意义,因为绝大多数人的人性都不会让财务自由有哪怕有一秒钟的实际存在。


你说北上广深家庭资产1900万,税后年入60万的家庭会满足于自己的财务状况吗?会感觉到自己进入了财务自由吗?99%不会。


因为他们还会想更多的事情,比如去买第二套、第三套房,比如创业,或者找几个好股票去投资,以实现尽可能快地让自己的身价从1900万再翻一倍到4000万水平。


胡润毕竟是个老外,对中国的了解仍有不足,给出的数据确实有些外宾视角的感觉。一般来说,一线城市1900万净资产的家庭,名下房产大都不止一套,而且1900万的净资产可能是3000万的资产加1100万的负债组合而成的,这种结构当然不会非常舒服,而且一刻不能停下工作。


在中国一线城市,无论是工作上的竞争还是资产配置上的竞争都非常激烈,从过往的经验来看,也许你只是某个时间点比别人少买了一套房,少借了200万房贷,但几年后两个家庭之间的财富差距就被拉大到落后的一方再也难以追赶,因此大多数家庭无时不刻都在思考怎样优化自己的资产配置,对他们来说有房票的绝对不会浪费,有贷款资格的也绝对不会错过。


值得注意的是,胡润给出的入门级财务自由的标准中,一线城市家庭的税后年收入是60万,这个现金流相对他们的资产和负债而言实在是太弱,楼市只要行情不差,房价的一年的涨幅都等于好几个60万。高资产、高负债、低现金流是目前大城市中产家庭的一个普遍现象,但60万的税后年入实在也不低了,放在一线城市也是绝对是前10%的水平。


所以你看,一线城市净资产1900万、税后家庭收入60万的家庭,压力其实是非常大的,他们自己看自己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水平,而且充满了对阶级滑落的恐惧,也害怕其他相同水平的家庭在未来几年把自己甩到后面。不患寡而患不均,人是会比较的,就算自己过得很好,一旦看到别人更好,还是会觉得焦虑。但我们换一个级别,按照胡润财务自由中一线城市中级水平的6500万计算,他们面对的焦虑和恐慌可能比入门级家庭还要多。


之所以说财务自由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主要是因为人的目标会伴随自身财富的增长而不断提升,绝大多数人目标提升的幅度比财富增值的幅度更快:当你有了100万,就想要1000万的生活,有了1000万,就想要亿万富翁的生活,而且伴随你身价的不断提升,每次下注的力度、所面临的风险和潜在成本都比前一次更大,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越有钱的人压力越大。


财务自由不自由,不完全取决于我们的资产总量和被动收入,而取决于心态,本质是要做到时间自由和精神自由,但能激流勇退和见好就收的人少之又少。想明白了这点,我们就不会如此神化“财务自由”的概念。也许你此刻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但是自己更高的目标和对比心理让自己永远无法自由。


为什么“财务自由”还是能这么火?尤其是被新一代年轻人所追捧,一方面是新一代人生长于经济条件更好的年代,他们天生就具有更多的享乐主义;另一方面,他们这批人当前的实际生活距离财务自由的梦想实在太远了,一个美好但遥不可及的东西,就会显得更加吸引人。年轻人面对的压力很多,比如996加班、攒钱、在35岁遭到可能的优化之前还不一定能赶得上房价... 如果你在一线城市奋斗,但没有房产、父母也无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那就算年薪50万也很难有什么成就感,这话虽然扎心,但一点不假。


在过去十多年,各行各业的收入都有了显著提高,但增幅还是远不如房价。这就使得后浪在步入社会之后非常被动,心态浮躁。假设一个大学毕业生靠自己的本事在毕业后的三年时间里存到了100万(这对一个25岁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他大概率也不会有很强的成就感,而且还会贪心不足,因为100万在一线城市连个小房子的首付都不够,绝大多数人都把房价当成标杆了。


举个例子,大概在2001-2004年这个时间段,那会儿八九十万可以在一线城市核心地段买到一套很好的大房子,现在市值大约在1500-2000万,差不多20倍,相当于在过去十七年内平均每年赚100万以上,这种感觉可实在是太爽了。但年轻人是无缘享受的,毕竟不是每一个年轻人的父辈都在大城市投资房产。因此我们也看到现在的90后、95后、00后都不太愿意循规蹈矩地当打工人,而是想着一夜暴富,比如说区块链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这些币市的后浪在房产上被前浪收割,于是就试图用区块链去收割前浪。


这些前浪去年在B站搞出来那个后浪的宣传片,然后被无数后浪广为吐槽,就是因为前浪得了便宜还卖乖:前浪享受了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阶段,一走向社会就遍地黄金,第一套住房靠分配,之后买到了只有现在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价格的商品房,享受了十倍二十倍的资产增值,而且还可以在自己身强体健的情况下轻松退休,结果现在跑过来说后浪多么多么幸福,这是不是有些虚伪呢?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财务自由这个概念的积极一面,我也相信现在的年轻人在未来会有更多人拥有财务自由的心态。过去,享乐主义往往被我们理解为一个负面的思想,因为享乐主义和一直以来宣扬的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背道而驰。但我们也要思考:我们奋发图强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尽管财务自由的概念是虚幻的,但看到越来越多人向往财务自由时,我们还是应该对未来感到乐观。


前不久B站上有段张维为的视频,内容是劝年轻人多吃苦,结果这位一向被粉红青年们热爱的张教授,评论区和视频弹幕居然翻车了。这说明年轻人有自己的思想,一旦谈到涉及自身利益的话题时,他们就会变得很敏感,并具有很强的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相比吃苦,他们大多数人显然更追求财务自由。


我们说回胡润的这个财务自由门槛,在这个数据发布之后,央视对这个门槛给出了负面评价,其中有一段话供大家参考和评价:钱当然是重要的,可是当钱被赋予太多和“自由”相关的价值之后,只会导致更多人失去应有的从容。自己的人生,不用被别人设定的财富数字绑架。如果更多人能建立健康和正确的财富观,相信像“财富自由门槛”这种无聊的伎俩,也就不会激起多大的舆论波澜了。


我觉得与其批判财务自由,不如思考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财务自由这个概念最大的意义在于财富的增长会使人在其他方面拥有更大的目标和更多的梦想。比如盖茨当上世界首富多年之后,现在不怎么管微软事务了,把精力重点放在如何抗击传染病,致力于在非洲消除贫困和疾病;又比如马斯克身价一度超过2000亿美元,但却把名下所有房产全部卖掉,梦想未来到火星上建设新家园...大多数敢想敢做的人,从出生开始就衣食无忧、财务自由了,所以他们才能不用受限于生计敢去追求梦想,这些梦想才是财富自由给人类带来的最有意义的回报。


文章Bannen图.png

本文转载自:今日头条

作者:三座房子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7028143724379013640/?log_from=ed925a67e0682_1636527465002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