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VMI(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概念及其优势。VMI通过设定最低和最高库存水位,由供应商根据需求预测自主安排补货,旨在维持库存在合理范围内,提升服务水平并降低供应链整体库存。VMI对客户和供应商均有益处,尤其在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方面。然而,供应商可能因承担库存成本而犹豫,尤其是当采购方设定不合理的库存水位时。文中还讨论了如何科学设置库存水位,以及VMI中需求预测和库存目标设定的责任归属问题,强调合理分工和责任意识对VMI成功实施的重要性。
简单地说,VMI就是根据库存的最低水位、最高水位和需求预测,由供应商自主安排补货,包括补货数量和补货时间,目标是把库存维持在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之间,达到一定的服务水平(有货率)。
提前剧透如下:
最低库存、最高库存水位是VMI顺利运作的关键。那么,它们是如何设置的呢?
最低库存其实就是安全库存。
最高库存Max=最低库存Min+周转库存+补货量。这里的周转库存是补货周期内的平均需求,补货周期主要是运输时间及入库验收,而不包括供应商的生产周期(这里的假定是供应商按照需求预测生产,库存已经生产好了)。
(正文)
对客户来说,VMI提高了客户服务水平,因为一有需求,马上就可以拿到货。
同时,VMI也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库存:在建立VMI前,客户有一堆库存,供应商有一堆库存;建立VMI之后,两堆库存变成一堆,总库存就下降了。这也是供应链的一个基本原理:供应链上的库存节点越少,供应链的总库存就越低。
库存低,成本就低;库存少,导入新产品就更快,因为要消化老库存更少,可以更有效地响应市场需求变动。
所以,作为客户,你喜欢VMI。这并不稀奇。我们这里要讲的是,对于供应商来说,VMI也是个好东西。
你可得仔细看了,因为下周一,你的老总可能给你任务,让你要求供应商建立VMI;而你得解释给供应商,为什么这对他们来说也不无好处。
我们从供应链的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个方面来阐述VMI的好处。
先说产品流。有VMI之前,产品的流动是由订单驱动的,这意味着生产线上今天用掉1个,明天就给供应商下单补货1个;用掉500个,就让供应商补货500个。看得出,需求时高时低,参差不齐,供应商看到的需求变动很大,对供应商来说不是好事。建立VMI之后,供应商可以参照最低、最高库存水位和需求预测,比如每天生产250个,产线安排就平稳多了。而且闲的时候多生产,忙的时候少生产,产能利用率提高,单位生产成本下降。物流配送也是:根据客户的预测,供应商可以每天送货,也可多天送货,这样配送成本也降低。
再说信息流。有VMI之前,信息围绕订单流动。每个订单都得确认交期、单价、数量,交付,验收入库,N多个订单就有N多条信息流,供应商得花很多时间来管理。有了VMI之后,供应商只需要知道三类信息即可:最低、最高库存目标水平,当前的实际库存,以及需求预测,这样就可以指导整个生产和补货。此外,建立VMI之前,如果客户催货,供应商是没法判断究竟有多紧急的——他们能做的就是根据采购方的声音高低,以最快的方式赶工加急,连夜配送,花了不少冤枉钱;有了VMI之后,信息更加对称,供应商可以确切地知道客户现在手头有多少料,昨天用掉多少,前天用掉多少,上个月用掉多少,根据这些信息更好地安排赶工加急,所以成本更低。
最后说资金流。有VMI之前是订单驱动,每个订单都得结一次账,供应商和采购方都得花大量的精力来对账——你知道,你最不喜欢的就是对账,尤其是采购单、收货单、发票三单不合一的时候。有了VMI之后,一般每两周或一个月结一次账,统计一下总共用掉多少,乘以单价就是总价,资金流就简单多了。
所以说,不管是产品流、信息流还是资金流,供应商都可以获益。虽然在一般的VMI下,供应商需要承担库存(供应商一般规模更小,资金成本更高,库存压力确实是个问题),但供应商在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上得到的好处,应该可以抵消库存带来的额外成本。更重要的是,VMI下,客户和供应商一般会达成共识,确定这业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归供应商。这给供应商更多的确定性,也可以帮助供应商降低成本,比如可以一次性大批量生产一大堆。
这么说,供应商对VMI就会双手赞成吗?不是。为什么?因为有些采购方信奉“别人的孩子不心疼”,给供应商制造无谓的成本。比如有个半导体行业的全球公司,自己建库存时,放个3周、4周的库存。轮到供应商建VMI时,却让供应商放7周、8周的库存。问为什么,该客户自然有各种理由,但说来说去,都点不到那个人人都明白的“理由”:以前是自己的钱,现在是供应商的钱,别人的孩子不心疼呗。在“别人的孩子不心疼”的心态下,采购方损人不利己,供应商在库存上积压太多资金,是供应商不喜欢VMI的一个根本原因。
讲到这里,顺便插一句:与损人不利己相比,损人利己是种高境界。大公司仗着胳膊粗、拳头大,做了很多损人而不利己的事,给供应链伙伴制造了不少成本。而这些成本呢,最后也会“羊毛出在羊身上”,以某种方式转嫁给采购方。就拿上面的半导体公司来说,它对每个供应商都这么做,那么供应商在报价的时候,就把这部分成本包括在价格里。每个供应商都这么做,最后还是采购方买单。这里的关键,是这样的大公司很容易识别,所以冤有头债有主,供应商能够把成本转嫁过去。
【小贴士】VMI的库存水位如何设置
简单地说,VMI就是根据库存的最低水位、最高水位和需求预测,由供应商自主安排补货,包括补货数量和补货时间,目标是把库存维持在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之间,达到一定的服务水平(有货率)。在VMI运作中,供应商得到的指令就像这样:这是给你的预测,比如每周100个,实际库存不要低于最低,比如说200个,但不要超过最高,比如说400个,你自己安排生产、配送吧。
最低库存、最高库存水位是VMI顺利运作的关键。那么,它们是如何设置的呢?
让我们先看最低库存Min。最低库存其实就是安全库存。理想情况下,供应商按照既定的预测定期供货,客户按照既定的预测消耗,两者都没有变动性,两相抵消,实际库存应该高于或等于最低库存。但是,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候需求会高于预测,有时候供货会迟到,实际库存就可能低于最低库存。
最低库存是VMI的警戒线。在设计良好的VMI系统,一旦手头库存低于最低库存,客户的信息系统会自动给供应商催货指令,比如黄色警报;而一旦库存为零或接近零,那就非常严重,黄色警报变成红色警报。这些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直接传递给供应商。供应商也可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随时监控整体库存的情况,比如所有的料号中,百分之多少的料号库存处于最低和最高库存之间,百分之多少低于最低库存但高于零,百分之多少的库存为零。采购方也可围绕这些设置相应的绩效考核。
从理论上讲,最高库存Max=最低库存Min+周转库存+补货量。这里的周转库存是补货周期内的平均需求,补货周期主要是运输时间及入库验收,而不包括供应商的生产周期(这里的假定是供应商按照需求预测生产,库存已经生产好了)。细心的读者或许已经注意到,最低库存Min+周转库存就是再订货点,为什么还要加上个补货量呢?我们可以这么想:假定供应商是随时监控库存水平,并安排补货,所以任何时候,VMI的在库与在途库存之和都大于或等于再订货点;当在途与在库库存降到再订货点时,供应商就安排补货,发送一个“补货量”的库存(其实就是经济订货量);最糟糕的是这段时间客户没有任何消耗,等这批货到达时,库存就达到Min+周转库存+补货量,这就是最高库存Max的水位。
实际操作中,最高库存Max的设置要综合考虑经济订货量、需求预测、仓储空间、补货频次、供应商的执行能力等多个因素。经济订货量越大,需求预测越高,供应商执行能力越弱,Max也就越大;仓储空间越小,补货频次越高,Max也就越小。在数据分析和经验操作的基础上,有些公司采取简单原则,比如把Min的1.5或2倍定义为Max,也是种不科学,但直观、易沟通的做法。
作为客户,你也不想让Max太大,让你成为供应商的仓库,这样供应商的仓库一旦不够用了,就把大量的货送给你;或者说供应商一下子生产半年的量,一股脑都送给你。当然,你也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精益”或者单纯节省仓储面积,把Max设得太小,导致供应商的送货频次大增,增加补货的运营成本。
在一些北美公司,Max跟客户的最大库存责任有关。比如有个公司规定,公司对供应商的VMI库存负责,以后用不掉的话要给供应商付钱,因为那是为公司准备的,不光是成品,还包括部分过程库存——为了维持Min/Max的库存水位,供应商必须有一定的过程库存。但是,在该公司,库存责任不得超过Max的两倍。在这个公司,Min一般是3周到4周的库存,Max一般是Min的2倍,即6周到8周的库存,那么两倍的Max就是12周到16周的库存,大致一个季度的用量。这是公司的责任上限,实际责任还得取决于双方的谈判协商。这是在出现呆滞库存的情况下,限制采购方承担的风险,同时也提醒供应商,不要一下子生产太多,到时候用不掉来找我要钱;或者明知消耗不掉的情况下,还不管不顾地生产、发货,最后形成呆滞后找我索赔。
从理论上讲,最大的库存责任取决于最高库存Max、最低库存Min和供应商的生产加补货周期。比如供应商的生产周期是6周,补货需要1周,这意味着它的周转库存是7周的用量。再假定Min是3周的库存,那加起来就是10周的库存。实际在库库存会处于Min和Max之间,这意味着又得加几周的库存。当然,这并不是说采购方对所有的这些库存都负责,因为对于过程库存,在处于特定阶段之前,可以加工或返工成别的产品;对于标准化、通用化程度高的成品,供应商也可能卖给别的客户。此外,这里没有考虑到供应商的原材料。如果原材料是为采购方专门定制的,这部分的风险也要加进去,以全面评估VMI的库存风险,从而评估设计变更、客户需求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
讲到这里,还有个根本的问题没有回答:VMI情况下,究竟谁应该制定需求预测、设定最低和最高库存目标?简单的答案是:谁处于最合适的位置,谁就做这些。
这也是供应链上任务分工的一个基本准则。比如你是个制造商,VMI物料是供你专用,其需求取决于你的生产和销售计划,这些计划任务自然就该由你做,因为你的供应商离需求更远,没法预测得更准。
但是,如果你是个大型设备供应商,比客户更了解设备的运行和备件需求,这需求预测、库存计划就该由你来主要负责,客户负责协助工作。也就是说,数据分析由供应商做,比如需求历史、装机量等;职业判断由客户协助,比如产能利用率的变化、设备的升级换代等。两相结合,完成“从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的计划流程。
在有些企业,采购方不对供应商的VMI库存负责,出现呆滞库存,认为那是供应商做生意的成本之一。这对供应商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也不利于培养计划人员的责任心:
既然没有库存责任,那计划人员就拔高预测,提高库存目标水位,反正花的是供应商的钱。没有库存指标,计划就由单一指标(有货率)驱动,不利于持续改进需求预测和库存计划,给供应链造成更高的成本,降低了整条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另外,做了VMI后,库存不在自己的账本上,企业对呆滞库存往往不够警惕,增加了设计变更、需求变动等导致的库存风险。比如深圳有个百亿级的家电制造商,就因为VMI造成严重的呆滞库存,决定放弃VMI。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如果管理能力不够,不做VMI不失为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