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应用一定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适配特定场景产生的。其价值逻辑绝不止于技术,更依赖于对于业务和管理的认知。而管理一门现场的学问,认为“技术”(敏捷高效开发体系)适应一切业务的,则更多是因为缺乏对于业务本身的敬畏,这也正是很多技术平台类方案难以为企业带来预期效果的原因。这是一个巨大的鸿沟,我认为,这是企业管理软件与新贵数字厂商之间的巨大壁垒,因为低代码、中台等各类技术本质只是让上述应用落地变得高效,但其应用本身的“专业度”没有改变。
任何商业模式及运营模式的创新,都是新的利益者结构及其对应的运营,是泛连接各类内外部主体下的价值创造、传递、分配及运营机制,以期实现确定的价值。其间信息、物料、资金等流转体现出的依旧是供应链的底层性。
总之,在新技术泛连接的特性下,新的商业模式变革,运营模式变革或者对应的产品及服务变革,都离不开供应链的底层思维,而供应链本身的专业性,相对于新进入者而言,是有极高壁垒的。同时,认识到这一点还不够,未来的供应链只能在云端。本文将针对供应链在转型中的重新定义及迈向云端的必然性做对应解读。
01 砸掉“内循环”,构建“双循环”
为什么今天的企业都要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不创新可以吗?答案是否定的。今天,是新技术推动时代前行,但各类技术其实都是为连接服务的,要么直接着眼于连接,例如物联网、移动;要么解决连接的实际问题,例如算力、智能、可信,对应的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虽然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泛连接下,任何一个企业的壁垒得以打破,以及应对企业内部的价值创造机制挑战,变是唯一的选择。能够活下来的,一定是能够适应上述技术的企业,企业的供应链不再是内循环后帐实相符导向,更应该是主要的重构设计,构建内外融合智能的供应链新体系。
第一,企业的成本是由采购那一刻确定的。从业以来遇到过不少企业,都在咨询如何可以清晰地核算内部工序的流转,理清销售与制造的关系……或许在此类内向思维下的问题,对于清晰内部经营责任来说是有意义的,但是对于企业本身,还需要前提。例如销售与制造之间是否产生了“错配”,即通常意义上的“客户要的没生产,生产的客户没要”,进而影响到客户价值,价值只有一个衡量口径,否则更多的是如左口袋和右口袋之间的腾挪,即现金转化为存货,存货转化为产成品,产成品转为销售成本。同时,在客户主权崛起,个性化定制“大跃进”的时代,企业的能力瓶颈不止于客户需求的识别,更在于是否有能力生产交付落地;不止在内部的挖潜,更在于供应商的意愿及能力的适配。因为相对于内部加班,外部的协调更难,因而我建议,企业供应链升级一定要有服务供应商连接的视角,并能落地相关的采购实践,前者建议选择采购类的云服务,例如供应商协同,在信息、订单、资金、库存、物流等层面协同,通过批量、提前期降低采购成本;通过设计、炫彩等增值融合获取深入的利益,但同时也是为了供应商自身的价值优化,在均衡的供应及持续的关系中受益,通过协同降低的成本也可以进一步与供应商分利,进而创造更好的供应商关系。同时,借助外部连接,广泛地全网寻源,拓展既有的合作供应商的边界,也是重构自己的供应链边界;而对于最佳实践,可以在数据互通的情况下,结合实体的库存、运输等业务,展开“VMI、委托、共创”等业务创新。整体上,价值创造的逻辑未变,即可靠、低成本、低资金占用、高增值,但可优化空间不同,而供应链从内部到外部,从入库便于核算,到与供应商协作主动调优业务,对于供应链数字化本身的可靠性、安全性、算力等都是极大的挑战。
供应链的转型,务必要选择与业务一体的外向协同类应用,这既是供应链数字化回报最好的领域,也是云提供的可靠的供应链升维路径。
第二,供应链的管理对象是“物”,因而承载物的库存升维是必然。在内循环视角的供应链中,库存的各类业务都会纳入到系统中,通常会涉及到采购、生产、销售、调拨、以及组装拆卸、盘点等内部业务,这类业务是企业的基石,而企业的价值链也是伴随物的流转完成的。但在内外循环整合的数字时代,企业与企业间的业务是彼此交融的,对于库存管理本身需要支持这种尊重个体也侧重融合的现状。不止于上述全业务下库存的开展,更在于与外部的分工协作,例如外仓、运输仓、寄售、受托、委外、直运,即企业自身也需要平台化,利用外部的库存服务自身,将自身的库存业务服务外部化,两者都是为了连接外部。而这一部分,要求企业的供应链库存业务,能够数据服务化,并广发对接集成外部数据;也要求企业自身的库存管理升级,例如支持第三方条码的解读、库存业务在数量及仓库货位精细化的基础上,支持货主属性的、库存组织的管理,前者为了清晰物权平台化,后者为了清晰内部的核算等等。总之业务的创新,必然涉及到库存的应用创新,这部分是同步的,新升级的“库存”必须能够适配并满足这些要求。
此外,内外双连接下的库存业务对于数字的要求逐渐提升,从而可以适应越来越频繁、及时的调用,数据的“冷热”分离、数据的“多点”一致、过程数据的管理等,这些都是库存数据治理需要考虑的问题,对算力及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供应链为什么只能迈向云端的第二个理由。
第三,价格是唯一的P,销售依旧是供应链数字化最为重视的地方,此处我们不谈销售前端的客流精准,而聚焦于销售履约业务本身。因为相对于经典的4P理论,对应的1P理论强调价格是唯一的“P”,因为其余的要素都是成本,只有价格才能回收企业的投入,我们承接这个观点,因为供应链的升级中销售依旧是重要的领域。
我不否认市场的价值,识别客户的需求很重要,但此处我们将着眼于业务目标的实现。在客户主权时代,企业将面临更为复杂的销售管理过程,例如销售内部组织的细分,明确创新等各类产品的业绩责任、信用内外部的区分、创新风险的边界,即相对于外部的信用、内部组织的风控;而销售报价的逻辑也在于市场,不是库存。几乎每个流程都会有深化的要求,例如退货流程的复杂化(管控点及退货责任)、客户层级本身的多方协作(订单、款、票)、个性化项目化带来的全程跟踪问题,如果列举的话,每个企业都应有一个价值实现的对应清单。本文前面提到的供应链本身的鸿沟,就是细节,是需要一个个项目积累出来的,而客户所表达的只是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客户认为的“理所当然”考验的是厂商的深积累。
无论怎么描述对应的销售业务流程清单,我们终会发现,销售早已不是一个订单录入以及事后的回款跟进,业务的全程涉及到多方的协作交互,因为数字已经是销售的必备赋能手段,是销售目标实现的必然手段。这些都是供应链必须在云端的理由。
在供应链的业务部分,有必要再强调一下,从业务角度已经没有“单组织”的供应链概念,这个或许在法人意义上还存在,但在业务层面,各维度(例如不同产品)创新需要的供应链支撑,使业务支撑的颗粒度早已超越了行政组织本身,采购组、销售组都是基础的业务环境,而细颗粒度业务的开展及权限细分,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环境。
02 聚焦“小数据优先”的“用数赋智”策略
今天是一个“用数”的时代,但是对于数据在供应链中如何产生价值,我们需要心中“有数”。事实上,我并不反对大数据的引入,但有必要强调一下“大数据”必然对应的是相对分散隐性的价值,才能产生需要从大数据中挖掘的逻辑,而相反基于需求的小数据的逻辑更显性。
第一,融入供应链全场景的小算力优化,针对小数据,或者相对容易的外部数据服务,在特定的场景中引入,将给供应链带来更多的线性回报价值。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在哪个场景,这些相关的运算都是基于全供应链链路上的数据“可靠”基础上,例如采购策略的优化,需要考虑销售的需求,引用产品的构成(定制会加剧),需要考虑各分仓实际,以及供应商已确认的订单和已发运单,这些全局参数下,我们才会得出预计量的应用。而模拟报价也是类似,需要进行多版本的模拟报价处理,在不同的BOM下成本和交期是不一样的,而基于外部数据的物料价格的刷新有着更为精准的市场传导。因而我建议在供应链升级时,要立于云端广泛的数据支撑及可靠性,从而落实上述各点的算力需求。
第二,基于规则的预警,落实供应链的自驱动。供应链从连接方及连接的紧密度等角度,本身一定会越来越复杂,但这不是对于供应链从业者而言,后者的需要越来越简单,因而在规则流程配置基础上,突出异常管理的价值,这需要内置的规则自运转,并配置相关的预警规则,同时相关的规则及时地预警到决策者及相关的决策单据上,通常意义上,越是精细颗粒度的管理,越需要实时的介入及保障,这是“云+移动”落地的典型场景。
第三,报表数量多不是标准,回归经营才是。在很多场景中,客户都会提到数据没有应用,希望数据能够更多地反应经营的诉求,但一般此类场景下,都是在挖掘数据的隐性价值。其实企业更应该挖掘现行业务场景下的数据价值,我称这部分为显性价值,这里的显和隐是相对的。数据并非越多越好,企业在经营中需要什么数据,这是一种当下情境中的判断,更具备紧迫性和实操意义,将业务经营的实际需求,总结成需要的报表主题,这只完成了第一步,还需要将经营的逻辑转换成报表的语言,例如将收入和费用、经营质量的定义,分别在报表主体内展开解读,是能够提升报表阅读者的经营意识的,通常意义上的做法包括应收账款计息扣减收入、库存计息扣减收入,以及基于经营面积、经营人员等进行坪效、人效的设定等,这些设定将都有助于提升经营绩效(详情可以参见经营报表对于企业经营质量的提升的撰文)。最后,越是融于业务的报表,其与业务的关系,越需要及时性,以指导经营行为的开展。
第四,人工智能等算法优化的小场景适配,理论上通过算法来优化整体供应链多场景下的路径、批量、提前期等等,都会有现实的意义,但是由于企业内部供应链相对闭环,参数间影响关联众多,而内外循环下,每一次的供应链行为都有对应的假设,因而算法的局限相对较多,算法回归业务是很难验证的,更多用在库内作业优化、运输路径优化的小场景中。
总之,数据的智能需要回归到业务本身,而业务本身的边界因移动等得以拓展;因而在云端,辅之以小数据算力的聚焦及数据预警体系,结合落地经营的报表体系,实时可靠地支撑业务,是供应链客户价值最大化的路径。
03 供应链赋能场景需要综合手段
在谈完供应链新结构以及数字在其中的价值路径后,我们聊一下供应链如何落地为具体的服务。技术是对供应链价值的释放,供应链不再是局部人员以满足核算清晰为目的配套,当然不是说核算不重要,相反今天基于供应链的核算更复杂、要求也更高,但需要强调的是,供应链将是企业内部及伙伴供应链从业者的一次全员“连接”,是平台对于上述供应链相关者的赋能。
第一,供应链的向导式服务,供应链在保持其专业度的同时,需要以一种更具交互的方式,一步步地、向导式地帮助供应链从业人员完成业务,以降低企业全员供应链应用的难度;同时,设立供应链集中入口工作台,销售、采购、库存等核心供应链操作者,都必须有自己的“浅入口”,以角色的视角管理供应链业务,而不是深入到各个级别的菜单下。
第二,全面的移动,在内外循环新结构下,小数据数字赋能下的场景及价值的落地,抛开连接范围的拓展,例如拓展到外部的供应商之间的协作,更多的是场景的全面实时覆盖,不再限于特定地域的特定终端,而是深入到每一个供应链主体的实时连接,因而移动采购、移动销售、移动库存等都是必备。
第三,条码普惠,条码是最为经济的连接手段,但企业不能简单地认为条码是物料的输入。实际操作中,条码及二维码可以做为输入的媒介,其指向的单据、物料都可以由条码作为中介,来构建复杂业务场景下的诸多价值,例如装箱,外部条码内部运作对应,拆包等都是单据与物料,内部物料与外部物料编码对齐等条码“换算”,极大的提升了相关的效率。
在云端,供应链服务化以移动为手段,同时对碎片化的服务再聚合,基于角色向导化操作,成为服务的责任入口,整体构建供应链价值新体制。
04 产融是供应链下一个“高价值矿区”
我们为什么要经营供应链,因为在识别客户价值的基础上,我们希望供应链的损耗最小,即偏离客户价值的那部分最小,更小的库存占用、更短的交期、更高效的周转,即投资回报最大化。这个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手段是物,但目标是资金,因而这之间就隐藏了一个假设,如果有些物,未能充分转化为资金,但其占用资金,会传导到影响现金流,这个时候所需要用到的就是“贴现”,将采购来的物资、未销售的库存、未折旧完的设备、未来可期的订单,都可以以一种可信的结构转化为资金,投入到经营,这就涉及到区块链的应用。信息上链增信下,在产业资金及银行资金的支持下,在满足各自风控模型要求下,企业的资金周转会与物体现一定的分离性,这会成为企业供应链价值挖掘的又一个高价值矿区。
这部分仅为了保证文章的完整性,后续有机会专门论述。一个基于云端的系统,“云+链协同”会给供应链带来更多的产融优势。
05 路在脚下,向左向右?
或许,时下很多企业的供应链还是早期以帐实相符为目的构建的,不只外部新技术的应用不够,更在于外部供应链价值创造的逻辑已经改变,由被动的管理标准落地,到积极多方协作下的价值主动创造,这些企业的供应链该如何升级?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套相对成熟的体系,一般设立时间节点,将业务单据以特定状态(开始或者完成)冻结,数据迁出、清洗数据再导入、新系统业务关系重建、运转并逐步过渡至新规则,规范的几步,企业的供应链就可以直达云端。
最后,老旧系统对于业务的支撑度低,以及低支撑度下企业的利润及周转的损耗,这些对于业务和资金都形成了“卡脖子”,而供应链是个专业度极高的应用,有着极深的业务积淀和理解,是需要解决现场情境问题的,成熟SaaS结合PaaS会更为合适,金蝶云·星空率先布局云端,也是在这条路上,成了云上供应链的第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