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有效的照顾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金蝶云社区-明天的天
明天的天
7人赞赏了该文章 407次浏览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编辑于2018年06月21日 20:54:33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0172959/answer/42251720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每天在生活和工作中,都面临着形形色色的压力。面对同样的压力,每个人的应对方式都不同,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能更好地应对压力,更快地从压力中恢复,这是为什么呢?

在面对压力或遭受打击后,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却越挫越勇,最终达成事业的成功。导致这种巨大适应差异的关键,就是一个人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指的是一个人在面对压力和困境的时候成功适应的能力。充满压力的生活事件、重大的精神创伤和长时间的逆境会对大脑的功能和结构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不过,大部分人在经历压力生活事件之后也并不会出现这些精神疾病,这就是心理弹性对我们的保护。

心理弹性让我们可以应对环境挑战,对压力产生抵抗力。心理弹性差的人,即使满腹才华,众星拱月,也会容易因为经受不起一点打击而自怨自艾,变得消极抑郁,最终一事无成,泯然众人;而心理弹性好的人,即是能力平平,出生普通,也能在不断的试错和打击中越挫越勇,学到越来越多的生存技能,最终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创伤事件后的恢复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心理弹性。


可的松和压力影响
在面对环境威胁的时候,灵长类的身体会大量分泌可的松,其中有一部分会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到大脑。压力会随之作用于我们身体的各个地方,我们所有的细胞都有这种激素的受体,所以大脑的每一个地方多多少少都会对压力作出反应。

人类大脑中有两种可的松受体。其中一种和可的松的亲和程度是另外一种的6到10倍。所以这种受体只需要接受到非常少量的可的松就会被激活。大脑的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和情绪中心杏仁核就具有很多这种高亲和程度的受体。所以大脑中只要可的松含量稍微上升一些,大脑的海马体和杏仁核就会被激活。我们成年人的记忆形成和回忆都会受到可的松的影响。而大脑的前额叶只分布着低亲和度的可的松受体,所以只有当可的松水平进一步上升之后,大脑的负责计划和执行的前额叶才会被激活。

这两种不同亲和度的可的松受体的存在意味着大脑对于压力的反应是非线性的。我们身体循环系统中的压力荷尔蒙和记忆的关系是倒U形的关系。一开始随着压力的上升,当可的松只激活那些高亲和力可的松受体的时候,压力荷尔蒙的分泌是对记忆有好处的,这个时候记忆的储存和提取都会被增强。但是随着压力进一步提高,当低亲和度受体也被激活的时候,压力荷尔蒙和记忆的关系就进入了倒U形的右边——随着压力的上升记忆能力就开始下降。

压力持续时间的长短也很重要。如果压力只是持续很短的一段时间,对大脑是有好处的,可以延长大脑神经干细胞的寿命,并且促进新的神经元在随后两星期左右增生。这个过程似乎是大脑为了防止环境威胁再次出现而做出的准备。

但是如果压力长期存在,变成慢性压力,那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慢性压力会抑制新的神经元的生长,并且会修剪已经存在的神经元突触,抑制神经元之间产生新的连接,导致记忆力下降,情绪变差。如果大脑中高水平的压力荷尔蒙继续维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会导致大脑生理性的改变。大脑的海马体会萎缩,而情绪中心杏仁核会增大。最终大脑中负责抑制过多可的松分泌的精密反馈系统就会受损,一个人区分不同压力水平的能力会逐渐消失。结果就是,这个人或者会把所有的事情都看作是威胁,进入慢性焦虑的状态,或者到另一个极端,不觉得任何事情有威胁,比如抑郁状态或者感觉被掏空。


多巴胺奖赏系统影响心理弹性

多巴胺是大脑奖赏系统的神经递质,让一个人在压力的环境中可以保持积极的心态。健全的海马体对于心理弹性也非常的重要,使得我们可以形成新的记忆,可以正确的区分危险和安全的环境,并且帮助调节我们的压力反应。而一个高度发达的前额叶皮层可以通过抑制杏仁核调节我们对压力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美国国立卫生院的神经科学家研究了美国特种部队的士兵,发现这些士兵的大脑奖赏系统和一般人不同。当他们在游戏中损失金钱的时候,他们大脑奖赏系统的活动仍旧可以维持在比较高的状态,而普通人大脑奖赏系统的活动在经历损失之后通常会受挫。这意味着富有心理弹性的人大脑更不容易被压力和逆境所影响。

这些特种部队士兵大脑海马体比一般人更加大一些,这帮助他们应对在压力中释放的肾上腺素。他们大脑的前额叶活跃程度也更高,这个负责理性思考的大脑区域会帮助抑制原始的负责消极情绪的杏仁核,让人以理性的方式来应对威胁。

此外,美国亚特兰大艾默里大学的神经科学家Kerry Ressler和他的同事发现,心理弹性更好的人,他们大脑的前扣带回和海马体之间的神经物理连接会更加的牢固,他们的大脑前额叶的活跃程度就会比较高。这说明心理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依赖于大脑的逻辑回路和情绪回路之间的交流。心理弹性好的人,对于负面的刺激就会有比较健康的反应。

神经肽Y

对于心理弹性,讨论最多的一个生物标记物叫做神经肽Y。这种激素是大脑在压力下释放的。神经肽Y在大脑中的作用类似于刹车。当一个人处在压力下的时候,大脑的杏仁核、前额叶、海马体和脑干会有强烈的反应,而这种激素就帮助关闭大脑中响个不停的警报。这个刹车系统和心理弹性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对神经肽Y的研究最早在2000年的时候。美国军队的士兵参与了一个实战演习,这个实战演习中需要模拟在战争中被囚禁、缺少食物缺少睡眠,被隔离以及高强度审问的状态。在这些士兵被审问之后的几小时,他们血液中的神经肽Y水平迅速上升了。而那些专门训练成为有最强心理抗压能力的特种部队士兵,他们神经肽Y的水平比普通士兵明显要更高。

科学家现在更多用动物实验来研究神经肽Y的作用,比如在一个研究中,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科学家把一只小老鼠放在紧身的类似塑料袋的容器中半个小时。接着把他放出来,让它和另外一只小老鼠一起呆在一个盒子里。这只小老鼠因为受到了太大的惊吓,他是如此的焦虑以至于他回避和另外一只老鼠互动长达一个半小时。但是如果这只老鼠在被放到塑料袋中之前先注射神经肽Y,当他从塑料袋中出来进到盒子里的时候,马上就开始和另外一只小老鼠互动了,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增强心理弹性的方法

1. 运动

有氧运动就和心理弹性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有氧运动可以降低焦虑和抑郁,提高认知和大脑功能。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和神经可塑性以及神经元再生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并且可以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压力的反应。在一些研究中,有氧运动都被证明可以有效的抗焦虑和抗抑郁。

为什运动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心理弹性呢?科学家在小老鼠身上又做了一个实验。小老鼠们被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小老鼠可以无限次在转轮上跑步,类似我们看到的在宠物笼子里像是水车一样的用来让小动物一直跑步的轮子。另外一组小老鼠没有转轮可以跑步。有转轮的小老鼠一天可以跑到差不多4000米。

在这样经历了六个星期之后,这两组老鼠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就是科学家要把它们放到冷水里去,这对于小老鼠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也是加在他们身上的压力源。这时候一直坚持运动的小老鼠和一直久坐不动的小老鼠差别就体现出来了。冷水会使得久坐不动的小老鼠神经元的一种快速反应基因的表达迅速上升,而一直运动的小老鼠神经元就更加淡定,没有这样子的变化。此外,一直运动的小老鼠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海马体的抑制神经元活动增强了,也分泌更多的GABA神经递质来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使得小老鼠可以更好的去应对压力导致的神经元反应。

2. 积极的思维方式。

从逆境中寻找意义、目的和力量的思维方式,可以冲淡消极的情绪和生理压力反应。有很多研究都发现,当一个人在压力中感觉到意义感,觉得自己承受着压力是为了一个值得的目的,这种心态会大大的增加这个人的心理弹性。认知重塑疗法的经典方式,是教你去观察你在经历压力的时候你的认知和行为,有意识地去质疑自己对事情和自我的扭曲的消极评价,并且用现实的,准确的和积极的评价去替代自己认知上的扭曲。

3. 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当我们反复遭遇挫折之后,就容易觉得这件事不在自己控制范围内,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做都是没有用的,这种情况就会让人的自我效能感下降,难以从挫折中恢复过来,继续努力。

很多方法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应对自我效能感。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掌控体验。在动物研究中,一些成功克服压力事件的经历,可以使动物的前额叶皮层有更好的神经可塑性,保护动物在未来不可控的压力中更好的去应对消极情绪。

具体来说,一个人从零开始学习成功的管理压力的技巧,然后练习这些技巧,并且最好能在不断升级的挑战中每次都得到反馈,直到充分掌控了这个挑战。当你对自己应对压力有足够的自信,可以增加你控制的感觉,你会把知觉到的威胁看成是挑战,这个看待方式会促使你积极地直面问题,提高你解决问题的时候的动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也会改变你面对压力时情绪和生理反应,避免你得压力有关的心理疾病。这些用于提高掌控感和自我效能感的认知训练项目被大量应用在军队,警察,消防员的训练中。


其他和心理弹性有关的心理因素还包括:

自尊水平

积极的情绪和乐观主义

喜爱自己的照料者

自己的榜样是性格刚毅坚定的

曾经有过成功胜任挑战的经历

认知上的灵活性——包括有能力在认知上从积极的角度重新看待逆境,有能力调节情绪

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强大的社会支持

有纪律地专注于自身的技能发展

利他主义

使命感

从逆境中寻求意义的能力

从宗教或者灵性体验中获得支持

注意保持健康。




参考文献:

Rajita Sinhaa, Cheryl M. Lacadiee, R. Todd Constablee, and Dongju Seo. Dynamic neural activity during stress signals resilient cop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8837–8842, doi: 10.1073/pnas.1600965113

Steven M. Southwick and Dennis S. Charney. The Science of Resilience: Impl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SCIENCE VOL 338 5 OCTOBER 2012.

Fani N et al., White matter integrity in highly traumatized adults with and without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12 Nov;37(12):2740-6. doi: 10.1038/npp.2012.146. Epub 2012 Aug 8.

Coan JA, Schaefer HS, Davidson RJ. Lending a hand: social regulation of the neural response to threat. Psychol Sci. 2006 Dec;17(12):1032-9.

Coan JA, Beckes L, Allen JP. Childhood maternal support and social capital moderate the regulatory impact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adulthood. Int J Psychophysiol. 2013 Jun;88(3):224-31. doi: 10.1016/j.ijpsycho.2013.04.006. Epub 2013 Apr 29.

Kirsch, P. et al. Oxytocin modulates neural circuitry for social cognition and fear in humans.J Neurosci. 2005 Dec 7;25(49):11489-93.

Maier SF et al., Behavioral control,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and resilience.Dialogues Clin Neurosci. 2006;8(4):397-406.

Lyons DM, Parker KJ. Stress inoculation-induced indications of resilience in monkeys. J Trauma Stress. 2007 Aug;20(4):423-33.

Binder EB et al., Association of FKBP5 polymorphisms and childhood abuse with risk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s in adults. JAMA. 2008 Mar 19;299(11):1291-305. doi: 10.1001/jama.299.11.1291

Morgan CA 3rd et al., Plasma neuropeptide-Y concentrations in humans exposed to military survival training. Biol Psychiatry. 2000 May 15;47(10):902-9.

Sajdyk TJ et al., Neuropeptide Y in the amygdala induces long-term resilience to stress-induced reductions in social responses but not hypothalamic-adrenal-pituitary axis activity or hyperthermia. J Neurosci. 2008 Jan 23;28(4):893-903. doi: 10.1523/JNEUROSCI.0659-07.2008.

Virginia Hughes, Stress: The roots of resilience. Nature 490, 165–167 (11 October 2012) doi:10.1038/490165a

Gang Wu, Adriana Feder, Hagit Cohen, Joanna J. Kim, Solara Calderon, Dennis S. Charney, and Aleksander A. Mathé . Understanding resilience. Front Behav Neurosci. 2013; 7: 10.

Anthony King , Neurobiology: Rise of resilience. Nature 531, S18–S19 (03 March 2016) doi:10.1038/531S18a

Lupien, S. et al. J. Neurosci. 74, 2893–2903 (1994).

Weaver, I. C. G. et al. Nature Neurosci. 7, 847–854 (2004).

Taliaz, D. et al. J. Neurosci. 31, 4475–4483 (2011).

Sandra E Muroy, Kimberly L P Long, Daniela Kaufer and Elizabeth D Kirby. Moderate Stress-Induced Social Bonding and Oxytocin Signaling are Disrupted by Predator Odor in Male Rats.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16) 41, 2160–2170; doi:10.1038/npp.2016.16;

Krishnan, V. et al. Cell 131, 391–404 (2007).

Timothy J. Schoenfeld, Pedro Rada, Pedro R. Pieruzzini, Brian Hsueh and Elizabeth Gould. Physical Exercise Prevents Stress-Induced Activation of Granule Neurons and Enhances Local Inhibitory Mechanisms in the Dentate Gyru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1 May 2013, 33 (18) 7770-7777; DOI: https://doi.org/10.1523/JNEUROSCI.5352-12.2013

Resilience: The Science of Mastering Life's Greatest Challenges 1st Edition

by Steven M. Southwick

A Sekiguchi et al., Resilience after 3/11: structural brain changes 1 year after the Japanese earthquake. Molecular Psychiatry (2015) 20, 553–554; doi:10.1038/mp.2014.28; published online 29 April 2014

Minghui Wang, Zinaida Perova, Benjamin R. Arenkiel and Bo Li. Synaptic Modifications in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in Susceptibility and Resilience to Stres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8 May 2014, 34 (22) 7485-7492; DOI: https://doi.org/10.1523/JNEUROSCI.5294-13.2014

Charles C. White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dissociation of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neuropathological burden: Multistep analysis of genetic, epigenetic, and transcriptional data., Plos Medicine. April 25, 2017

Bruce S.Mc Ewen Jason D.Gray Carla Nasca, Recognizing resilience: Learning from the effects of stress on the brain. Neurobiology of Stress. Volume 1, January 2015, Pages 1-11


赞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