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电影《盗梦空间》里的层层梦境,与财务成本里的层层结转,很相似。成本的结转,就好比电影《盗梦空间》里 深入到 层层梦境;成本的还原,就好像梦醒还原;需要多次梦醒还原,才能回到现实中,回到原来的样子。
我原来在世界500强钢铁企业下面的铁钢制造本部工作,计算各种钢铁产品的成本。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我们知道,炼铁厂需要焦炭,来生产铁水;炼钢厂需要炼铁厂的铁水,来生产钢坯;热轧厂需要炼钢厂的钢坯,来生产热轧板;冷轧厂需要热轧厂的热轧板,来生产冷轧板;汽车板厂,又需要冷轧厂的冷轧板,最终轧制成汽车用钢板。
这时候,如果有位股东要问一个很刁钻且无聊的问题:我们生产的 1吨汽车用钢板 单位成本里,焦炭里的折旧费,占了多少钱?
也就是说:假设1吨 汽车用钢板 的单位成本是5000元。那么,源头工序里,焦炭里的折旧费,在这个最终产品:5000元的汽车板单位成本里,占了多少钱?
怎么算出来呢?这时候,就需要还原再还原。我以前经常做还原报表,用于定价成本分析,就是这个道理。先搞清楚公司那么多的 钢铁产品 里,通过分摊和结转,最终1吨 汽车用钢板 产品的生产成本(单位成本)是多少。
查到以后,再看这1吨汽车用钢板的单位成本里,领用 冷轧板 的单位成本是多少。
接下来,再查1吨冷轧板 的生产成本里。领用 热轧板的单位成本是多少。。。以此类推,最终,追溯到了1吨焦炭的生产成本里,折旧费的单位成本是多少。
再接下来,通过1吨 汽车用钢板 需要用多少吨焦炭;1吨焦炭的折旧费单位成本是多少,这样一计算,结果就出来了。于是我们就可以告诉股东:1吨汽车用钢板产品成本5000元里,焦炭的折旧费,占了多少钱了。
这就是产品的还原,而且是多层上下工序间的层层还原。像《盗梦空间》里的层层梦境一样,多次还原才能回到原来的样子。以前定价成本分析要求我们做还原报表。还原说清楚了以后,任何成本,都能够说的清清楚楚。
成本的结转(多工序)
(原创《智慧成本》节选)
成本管理的第一步,要说清楚什么是成本。材料、半成品、产成品都是存货。生产成本的实质,就是存货的结转。企业整个工序链的成本是怎么结转的?
比如说:为了生产产品M,需要一条流水线。这条流水线,有上、下两个工序;上工序 先生产 ‘半成品-乙’,然后到 下工序,生产 ‘产成品-丙’。这个流水线上下工序间,如何结转成本、如何做账呢?
我们将生产产品M的材料采购进来,先入库,假设是甲材料。甲材料买来后,先入库是一个标准的财务动作。即使业务实际没有入库,直接拿去生产,但财务账上也要虚拟出:“先将材料入库”这个动作。
借:存货-原材料-甲 (税省略) |
贷:应付账款 等 |
这时候,采购‘原材料-甲’,所花费的成本,藏在仓库里,留下痕迹了,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科目里面了。也就是 ‘存货-原材料-甲’。
接下来,流水线开始生产。假设先生产‘半成品-乙’。生产‘半成品-乙’这个'上工序',先要从仓库“领用” ‘原材料-甲’。
借:生产成本-M产品-原材料 |
贷:存货-原材料-甲 |
难道只发生‘原材料-甲’的成本么?另外还发生了人工费、协力费、折旧、修理、水电等等一串的费用,才能把‘半成品-乙’给生产出来。
借:生产成本-M产品-人工费 |
借:生产成本-M产品-协力等 |
借:制造费用-X部门-折旧费 |
借:制造费用-X部门-修理费 |
借:制造费用-X部门-水电等 (税省略) |
贷:应付账款等 |
制造费用的本质就是生产成本,只是属于公用性间接费用,无法直接计入产品,需要先通过 部门等 归集过渡一下,然后通过合理规则,再分摊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这就叫“间接费用通过制造费用过渡后再分摊”。
借:生产成本-M产品-制造费用 |
贷:制造费用-X部门-折旧费 |
贷:制造费用-X部门-修理费 |
贷:制造费用-X部门-水电等 |
生产出来‘半成品-乙’以后,就有一个动作:入库;继续以“存货”的形式,存在于资产负债表的“存货-半成品”二级科目中。
借:存货-半成品-乙 |
贷:生产成本-M产品-原材料 |
贷:生产成本-M产品-人工费 |
贷:生产成本-M产品-协力等 |
贷:生产成本-M产品-制造费用 |
所以,生产 ‘半成品-乙’,甲只是一部分成本;乙比甲还多了为生产乙另外发生的一串成本:人工、协力、折旧、修理、水电等等。
接下来,还没有完,还要继续‘下工序’的生产。用户最终要的是:产成品-丙。我们还要'下工序'来生产丙,先要从仓库“领用” ‘半成品-乙’。
借:生产成本-M产品-原材料 |
贷:存货-半成品-乙 |
难道只发生 ‘半成品-乙’的成本么?另外还发生了人工、协力、折旧、修理、水电费等等这一串的费用,才能把‘产成品-丙’生产出来。
借:生产成本-M产品-人工费 |
借:生产成本-M产品-协力等 (税省略) |
借:制造费用-X部门-折旧费 |
借:制造费用-X部门-修理费 (税省略) |
借:制造费用-X部门-水电等 (税省略) |
贷:应付账款等 |
间接费用通过制造费用过渡后再分摊,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M产品-制造费用 |
贷:制造费用-X部门-折旧费 |
贷:制造费用-X部门-修理费 |
贷:制造费用-X部门-水电等 |
生产出来丙以后,又有一个动作,入库;继续以“存货”的形式,存在于资产负债表。
借:存货-产成品-丙 |
贷:生产成本-M产品-原材料 |
贷:生产成本-M产品-人工费 |
贷:生产成本-M产品-协力等 |
贷:生产成本-M产品-制造费用 |
所以,生产丙,乙只是一部分成本;丙比乙还多了,为生产丙另外发生的一串成本:人工、协力、折旧、修理、水电等等。
生产完“产成品-丙”后,这时候,丙在哪里?在仓库里,在“存货-产成品”二级科目里。
所以甲乙丙这三个阶段,并没有影响利润。这三个阶段,就是“生产成本”阶段,只是在存货成本里,转来转去,并没有影响利润。这时的生产成本,就是有过“生产领用”痕迹而未销售的 存货成本。
那到底什么时候影响利润?等待一个动作:叫做“发货”。一发货,就出现了“跳跃”;资产负债表里的‘存货-产成品-丙’没有了,跳到了利润表里的“主营业务成本”里。
借:主营业务成本-M产品 |
贷:存货-产成品-丙 |
这时候,才会影响利润。影响利润的金额,如果是全部发货,则和丙的成本金额是一样的。
这时候,发货的收入有了,发货的成本有了,毛利就出来了。这就是整个工序链成本的流转,或者叫“结转”。所以我们说:生产成本的实质是存货的结转;生产成本的金额就是“生产领用过”而未“发货销售过”的 存货成本。
推荐阅读
您的鼓励与嘉奖将成为创作者们前进的动力,如果觉得本文还不错,可以给予作者创作打赏哦!
请选择打赏金币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