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业化加速,“开放”或成“AI+教育”临门一脚原创
金蝶云社区-罗超频道身份
罗超频道
6人赞赏了该文章 461次浏览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编辑于2019年12月02日 11:31:12

教育行业要全面拥抱AI,一定不能脱离开放平台模式。



2016年,当AlphaGo战胜李世石时,很多人都认为AI只是一个噱头。当AI应用案例不断出现后,到现在都有人说AI存在巨大的泡沫。然而,所有人都不可否认的是:AI已来到我们身边。


  • 你的手机可以刷脸,底层是具有AI能力的仿生芯片在驱动;

  • 从支付到过闸机再到住酒店,越来越多的场景支持刷脸,刷脸成为跟扫码一样普及的交互方式,底层是不断进化的人脸识别技术;

  • 越来越懂你的美颜相机,则是基于人脸美颜AI算法而实现。


著名的“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发明者Gartner自1995年以来,每年都会发布“新兴技术炒作周期报告”,2012年其报告的主题是“引爆点”:许多新能力和新趋势都是基于多种技术混合运用,只要其中有一项技术发展不够成熟或存在限制,都会影响到潜能的发挥,这些短板技术就是所谓的“引爆点”,只要它们获得突破,设想中的应用场景就会变成现实。



1.jpg


5G、AI芯片、IoT等技术正是AI全面落地的“引爆点”。2020年,5G大规模商用,随着网速的飞跃和延时的降低,更多更精准、更迅捷、更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将变为现实,AI即将迎来爆发。


然而AI被引爆后,最大想象空间却不是专业AI公司,将AI应用到各行各业才是AI最大的价值。互联网+浪潮中,教育和金融是赢得头啖汤的两大行业,AI产业化教育和金融同样走在前面,金融行业FinTech和AI金融正如火如荼,AI+教育产业也已取得不少突破。



 01 



AI+教育是未来方向




AI产业化是未来的方向已是各行各业的共识,AI+教育也不例外。


光大证券的报告显示,这一年“AI+教育”赛道共有44家资本/巨头参与投资,其中腾讯和好未来分别出手4次。这份报告同时指出:AI+教育2020年将带动3000亿的市场规模,占AI产业规模的30%。


从顶层设计上看,AI+教育有巨大的政策利好。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强调“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2019年2月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对人工智能和教育融合提出进一步规划。


政府部门给出顶层设计,投资机构提供弹药粮草,企业负责AI+教育落地。


而2003年成立的好未来,2018年宣布战略转型时对外宣布了全新定位:“以智慧教育和开放平台为主体,以素质教育和课外辅导为载体,在全球范围内服务公办教育,助力民办教育,探索未来教育新模式的科技教育公司。”


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然而AI+教育要普及,依然还缺临门一脚。


一方面,AI在教育场景中的渗透率不够高,且赋能有限。AI与教育的融合,现在远谈不上“深度”,依然只是AI+教育阶段,这就像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区别一样。


另一方面,有媒体报道称,90%以上的AI+教育公司是“伪”AI公司,“他们只是打着AI+教育的招牌,却没有实质的AI研发或应用。”原因在于:“绝大多数教育公司在算法模型上并没有太大差距,在数据上却大都存在着实实在在的短板。”到目前为止,AI+教育实际上只是少数玩家的游戏。


未来的AI+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核心趋势在于两点:


一个是全场景,教研、授课、学习所有教育相关场景都将深度应用AI技术,形成看得见的效果,这跟AI产业化、产业互联网的趋势不谋而合。


今年8月底,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的发布《智能教育创新应用发展报告》对AI+教育应用场景进行了展望,其认为:智能教育将覆盖“备课-教学-练习-考试-评价-管理”六大核心教育场景,其中23个子场景已实现AI技术应用,好未来WISROOM、Dolphin中文演讲能力测评、GodEye课堂质量守护系统等创新产品以及研究成果成为这一报告的应用案例。


实际上,好未来的AI+教育探索实践不止于此,从智慧教育研发体系、基础支撑体系到系列技术解决方案,好未来智慧教育已经形成完整体系,好未来的AI+教育探索基本体现出AI+教育的方向。


11月25日,GES2019未来教育大会开幕,大会主办方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腾讯集团,全球硅谷投资公司(GSV)、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好未来教育集团,均是AI+教育主力玩家,这一大会是AI+教育的风向标。


好未来集团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白云峰曾透露,好未来已拥有一支超过6000人的科研队伍,每年研发投入已超10亿元,设立了AI 工程院、脑科学实验室、硅谷研发中心等多个研发部门,并获国家人社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本届GES未来教育大会上,白云峰表示:“教育一旦插上科技的翅膀,将让大规模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2.jpg


基于这样的判断,好未来战略布局智慧教育,除了底层AI技术的布局外,好未来还推出了大量的智能教育产品,知名度很高的,就有WISROOM、GodEye等AI+教育产品,好未来同时积极进行AI+教育项目投资,此前已投资AI初创公司FaceThink、全球教育科技明星Knewton等。


在GES2019未来教育大会的展区,好未来又向外界呈现了一些新的或迅速迭代的AI+教育产品。


比如:


  • AI老师语言学习系统:深度融合学而思网校自主研发的语音识别、语音测评等技术,助力普通话学习,具有多种语言轻松学、人机对话智能测等功能;

  • 中文演讲能力测评:自主研发的中文口语表达能力评测,基于业内领先的幼儿语音识别技术和表达能力评测算法,从流利度、情感、内容相关度、语意逻辑、词汇运用等维度,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 课堂质量守护系统:基于好未来多年沉淀的教学数据,将行业内顶尖算法技术,与教育理念有机结合,打造出的教育垂类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课堂质量解决方案;

  • 教研云:好未来集团内部孵化,专为K12教研提供解决方案的开放平台,集海量优质教研资源与便捷的教研工具于一体,为教师备课、上课、作业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 智能纸笔:助力公立校加速教育信息化2.0的代表性产品,通过“手写笔+手写板”构建的课堂环境,在保留学生纸笔作答习惯的同时,将学习过程数字化,并智能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地练习和辅导,帮助学生减轻负担,规避“无用功”;

  • VR沉浸式课堂:学而思网校自有教研团队和技术团队借助VR技术创造全新的学习场景,全面提升孩子的学习专注力,拓宽课堂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 AI师训系统:深度融合学而思网校自主研发语音识别和表情识别两大技术,将在线课堂即时数据结构化、可视化,老师可以根据实时评分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保证高质量、全交互的在线课堂体验。


3.jpg



可以看到,好未来的AI能力已覆盖“教、学、测、练、评”几乎所有核心教育场景。


AI+教育未来发展的另一个重点方向,则是普惠,即一切与教育有关的参与者都将受益于AI。AI是教育产业的重大红利,而不是少数玩家的游戏。


要实现这两个目标,不能依靠任何一家企业的力量,而是要共同创新。智能手机上出现了大量应用创新,正是因为有安卓这样的开放生态以及大量的开发者,基于此形成繁荣的应用生态。AI+教育要走向普及,得靠全行业共创。



 02 



开放平台让AI+教育更加普惠





开放平台是AI+教育普惠的临门一脚。AI+教育要覆盖到更多场景,与教育产业深度结合,让不同教育机构都受益,一定要靠开放平台,核心原因在于:


1、AI的算法门槛高,且十分依赖数据。很多机构特别是中小教育机构,既无技术,更缺数据,一些大型机构可能有数据,但不一定有AI技术。第三方教育开发者擅长做解决方案,但却缺AI算法与数据;


2、教育产业高度分散,公办、民办,校内、校外,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仅仅是培训机构都有几十万家,每一家教育机构的需求都不尽相同,要他们从0到1构建一套智慧教育系统,不现实。


类似于安卓这样,基于开放平台的基础标准能力,再结合个性化需求进行创新应用的模式,将是AI+教育普惠的唯一解决方案。AI+教育的开放平台谁来提供?一种可能是专业AI公司,比如像CV四兽这样的机器视觉巨头,精于算法,可提供解决方案,然而问题是专业AI公司对教育行业不理解,缺乏数据沉淀,没有场景优势。另一种可能就是科技教育领先企业,好未来就是其中代表。


好未来2003年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在战略布局智慧教育的同时布局开放平台,好未来于2018年12月发布教育开放平台,面向全行业输出覆盖线上线下全场景、贯穿教学全周期的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2019年7月发布AI开放平台,将自身最新技术积累开放给全行业,内含3大解决方案、21项AI定制能力和4大科研数据集。在8月29日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科技部批准依托好未来建设智慧教育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4.jpg



智慧教育国家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将面向教育改革创新和教育行业发展的需求,为行业中的教育教学机构、教育科技企业、教育从业者等各参与方提供从技术、解决方案到产业化应用的全场景、全过程、全周期智慧教育服务支持。开放平台将分为三个部分:智慧教育技术赋能平台、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开放平台和智慧教育产业开放平台。平台建设将在建立智慧教育行业开放标准、提供服务教育全场景的人工智能能力、提供服务教育全过程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和提供服务教育全周期的产业化应用4个方面开展研发、建设和合作,助力教育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此次,好未来AI+教育最新产品也悉数亮相GES2019未来教育大会,比如“AI师训系统”“课堂质量守护系统”和“中文演讲能力测评”等。好未来的开放不只是技术平台,而是一个开放体系,还包括以“教研云”为代表的内容共享平台;面向教育机构的“教育开放平台”则拥有“未来魔法校”“乐外教”“直播云”“励步英语”等产品体系。


5.jpg



面向公立校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可为区域和学校提供教育顶层设计、规划服务以及未来学校综合教育信息化等解决方案,已在20多个省份与地区落地,先后服务于四百多所学校的数万名教师与十万多名学生,“智能纸笔”是其中代表产品。2018年全年,好未来智慧教育已覆盖10个省,17个市县的52所公立学校,服务超过3300位老师和超过四万名学生。


观察好未来开放的各种AI+教育产品和能力,我发现,许多开放的科教产品都孵化自好未来自有业务,比如AI老师语言学习系统、VR沉浸式课堂、AI师训系统,正是来自于好未来的日常教育场景。再比如教研云也是孵化自好未来内部。自主研发的“中文口语表达能力评测”也是先在好未来上线,经过实际教育场景的锤炼,改进和验证后,才对外开放。


6.jpg



好未来的开放,跟BAT的开放逻辑很相似:在自有业务中锤炼出在业内领先的某些技术再对外开放,比如阿里通过双11这样的极限业务场景,来锤炼云计算技术以及相关的科技能力,再对外开放就非常有竞争力。巨头的开放是一种“技术能力溢出效应”,基于这样的模式,创业公司、开发者以及传统企业都可以使用跟互联网巨头一样的技术,技术实现了普惠。反过来,开放让互联网巨头拥有更多场景和数据,生态日益繁荣,技术愈发强大,同时像云计算这样的开放形式,本身又可以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商业模式,这是一个正循环。


好未来的开放,就是科教能力的一种溢出。不论是AI开放平台,教育开放平台,智慧教育解决方案还是内容共享平台,都让曾经只有好未来专享的技术、产品和内容,变为“行业共享”,让AI+教育实现普惠。大量的教育机构可以将AI+教育应用到自有教育场景中,实现AI与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让AI+教育真正落地。


2018年初,好未来教育开放平台第一个战略项目“未来魔法校”,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未来魔法校”从双师数学功能起步,现已拥有双师课堂、未来好课、校长学院等三大核心业务,成为K12校外培训机构服务平台。保定拓普教育和未来魔法校合作后,顺利度过扩科迷茫期,不到一年时间内实现“零基础”扩科数学;伴跑式运营服务则突破了3000人管理瓶颈;运营体系细化,续报率增长96%。


再比如好未来将AI+教育产品“乐外教”开放,采取AI老师+线下老师的双师模式,为三四五线中小城市机构、学校提供基于AI技术的外教课程,截止到2019年11月,乐外教已累计服务了1200多家签约机构的45000多名学生。


好未来教育开放平台上,还有许多像未来魔法校、乐外教这样的AI+教育产品,面向教育行业不同伙伴开放。


围绕着智慧教育国家创新平台的大框架,好未来整合内部科技、教学内容及资源,通过不同的开放平台向不同类型的教育者输出。公立学校、教培机构、科研机构、教育开发者、内容提供商都可以在好未来的平台上,结合实际业务场景进行自主创新,让AI+教育全面落地。


5G商用,AI产业化迎来关键时刻,AI+教育对教育行业的影响一定会比互联网教育更加深刻,好未来不一定是开放平台的唯一玩家,但可以确定的是,教育行业要全面拥抱AI,一定不能脱离开放平台模式,开放平台也将成为AI+教育全面落地普及的临门一脚。


图标赞 6
6人点赞
还没有人点赞,快来当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图标打赏
0人打赏
还没有人打赏,快来当第一个打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