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八爷。作为一个90后中的“老人”,我已经存了三年养老金了。
太早了吗?其实,不少90后,30岁前就开始考虑类似问题了。
前一阵,就有朋友在群里,分享了一篇日本老姐妹互助养老、其乐融融的文章。
她还吼了一嗓子:“咱是不是也早点计划,组个养老团?”
没想到,这个以90后为主的群,热烈讨论、纷纷附和。
毕竟,现在都是精致的时尚girl、潮人boy;
未来,也都想体体面面、开开心心啊。
不过,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背后得有钱的支持。
前段时间有个综艺,里面老艺术家牛犇的养老环境——某老年公寓,有点牛。
宽敞明亮的卧室+餐厅+客厅,可口而且营养配比专业的餐食,专业护工照料……物质上没话说;
关键是,同住的老人们,真的是“老伙伴”:一起打个牌、唱唱歌、做做手工,没事打打乒乓球、游游泳,挺乐呵的。
这样的养老公寓呀多少钱呢?热心的网友扒出来,想要入住,最少得准备50万的“卡费”,最贵的门槛更要150万;而房费呢,最豪华的要8万元/年。
就这样的门槛,还得抢着住。
当然,咱不和明星比。我们普通人,要准备多少养老钱呢?
我觉得啊,等咱们退休的时候,150万-200万,要求都不算高。
来算笔账:
现在我国的平均寿命,都80左右了。假设我们60岁退休,准备20年养老金,不算多。
哪怕只考虑现在生活水平,参考我妈的退休生活(某省会城市),吃穿用度加点旅游娱乐,20年100万不算多。
再考虑准备50万左右的医疗金,150万的养老准备,只能算个小康水平。
对了,这还没考虑护工、养老院的成本。
时代变了,我和身边不少朋友,其实还挺接受牛犇老师的养老方式的。
朋友就有句金句:
准备好了,那是快乐退休;
准备不好,就是“拖油瓶儿”。
好的养老院,也是“好吃好住还有伴”的入场券。
当然,这背后又是一笔财务准备。
那问题来了,怎么准备呢?
你也不用太焦虑。
毕竟,咱们还有一个“必杀器”——咱们还年轻!能准备的时间多,能赚钱的机会也多。
具体来说,我自己就在做3件事,供你参考:
1.每月存一点“无压力养老金”
我给自己算了一笔账:如果我从26岁起,每个月存1000块养老金,压力不大。
因为是长钱,我也愿意承担短期波动,争取一个长期10%的年化回报。
坚持到50岁,这笔钱就会变成130多万;
如果多坚持10年,按现在60岁退休的普遍情况,它还能再翻快3倍,变成将近400万。
你看,早点开始、存久一点,意义是不是挺大的。即使考虑到钱会贬值,也不少了。
而且,实际情况下,我们的收入往往能增加,每月能存的钱,也再多点。
具体投什么,我也不搞复杂的,直接放入极简投资组合。
算上收益,不知不觉已经攒了3万多了。
有人说,我们这个年纪,买房、养娃,哪有闲钱这么早存养老钱?
当然啦,这些钱,一定先要准备充足。
但少一趟外出就餐,少两杯奶茶,每月100块,哪怕50块,我们也总能挤出来。
关键是,现在就开始,存点“无压力”的养老钱,有了这个习惯,未来只会越来越轻松。
2.更加重视健康,买好商业保险
吃穿用度还能省,但伤病花钱,可没商量。
除了好好锻炼身体,强烈推荐在身体好的时候,买好商业险。
其实不光是为了养老,买好意外、重疾和医疗险,有了家庭责任,再买个定期寿险,真挺重要的。
3.思考一直愿意做的事,和三五志同道合的好友,聊聊养老
之前看了一期《@所有人》,一个演讲嘉宾,我印象挺深的。她为了写研究生论文,采访了很多跳广场舞的阿姨。
有许多人在退休后,没了工作、这个和社会联系的主要渠道,瞬间陷入深深的精神空虚。
除了金钱的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往往会被人忽视。
所以,我也开始问自己:有没有“不为钱,也一直愿意做的事”?甚至,有没有考虑过,未来和谁一起养老?
别笑,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独身、丁克比例也很高。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在买房时,甚至会选择和友人,而不是父母,住得近一些。
仔细想想,也是挺好的选择呢。
叨叨了这么多,不知道你有没有为【退休】或者【养老】,做过任何准备呢?欢迎来留言区,一起讨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