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表不并表背后是合并理论与实务的脱节原创
金蝶云社区-会计老兵身份
会计老兵
11人赞赏了该文章 680次浏览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编辑于2020年12月09日 16:00:28

并表不并表成为企业特别是金融控股企业成败的关键,比如近期爆雷产生千亿级巨额损失的包商银行破产,背后就是明天系肖建华会计上运用了并表不并表的准则落后于实践的漏洞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当然,还有更加著名的出身于财务的乐视的贾会计,估计运用了企业合并的全部可用之处,基本上创新了我们对并表与不并表的理解。实务中还有很多公司无论是国企还是上市公司或者是民营企业集团都有运用或者说是创新一些并表不并表的合并来达成想要到成的会计艺术化的处理,以满意无论是业绩考核、企业融资、行业监管或者是税负减值等等行行色色的各种目的。会计准则对于企业合并的规定实际上成为了一种操纵的工具,或者说是一种看上去高大上的借口。


当然,还有以上一样帮助了一些企业取得了发展所需要的竞争优势,并且发展状大成为大而不倒的巨型集团企业。实际上国外一样有很多此类的我称之为合并报表玩家的企业,有著名的GE集团可以长期达成华尔街金融分析师的盈利预测所用的手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并表与不并表以及企业合并中的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的随心所欲式的操作。当然还有合并报表抵销的创新等等会计手法。著名的股神巴菲特的公司实际上一样可能是合并会计运用的高手,无论是起家时的收购还是现在的合并报表,实际上个人认为巴老的公司是一个巨型的金融控股平台,他对所有投资公司的目的不是控制,无论会计上如何核算,特别是合并报表上并不并入他公司的收入成本都是一样的。只是为了长期持有投资公司的股权以取得长期的收益,收益来源于分红和股票的长期的成长。但实际上我们看到巴老公司报表时,有巨额的收入和成本,以及巨额的现金,都是神奇的会计准则带来的,从投资的公司因为会计准则合并的规定,可以选择性的将负现金循环的账上有巨额现金的公司的资产中的现金并入公司带来的。


还是最让人看不懂的银行等金融公司的理财产品的并表与不并表的企业合并的处理,个人认为实际上银行理财产品是无实际控制人的信托,但实务中大量银行都有不同的会计处理,当然,并不并表是一门玄学,有认为应该由法律专家给出一定的判断来看银行的理财产品是否同时满足三个方面:拥有权力、享有可变回报、影响回报金额。但这样真的可靠吗?我个人认为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只要知道未来此产品是否达成预期收益,实际上还是有办法来进行判断的。但估计所有人都没有这能力,只能是一门玄学来运用审计师个人的职业判断和一些实务界的案例来进行推演了。最后就看企业管理层、审计和监管的三方博弈后的平衡了。


从以上看是不是企业合并的理论落后于实践了,比如小米的供应链,银行的理财产品,巴菲特公司的报表都是投资有并有不并。我们现在的技术之下还需要合并报表吗?还只披露母公司报表和合并报表吗?不是应该可以所有投资全部披露吗?

个人认为,企业合并的理论以及现行的会计准则都是基于以前计量技术落后的时代的产物。现在的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智能技术之下,实际上可以通过制作所有投资的个别会计报表来解决以上问题。目前企业在披露时只会披露准则要求的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实际上只需要增加披露企业所有投资的产品或者公司的报表就可以解决合并的问题,对于并表的子公司一样需要披露单独的报表以及内部关联交易。不并表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合营公司或者参股公司一样按并表公司的要求披露。对于理财产品等金融资产可以按风险和重要性要求披露产品的个别报表以及与所有公司关联方的交易。阳光和透明是信息披露的最好的武器,让投资者自己去定义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合并报表,应该是现有技术下可以实现的会计创新。


总之,只有无论的迭代创新才能让会计基业长青。


作者:胡俊,从事会计工作23年,其中3年在互联网企业、8年在外企担任财务经理。喜欢专研企业结账工作设计优化工作以及现金流管理工作。 公众号:会计老兵

赞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