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蔡千年老师的《财务思维》。 他经常在知乎出没,以前也经常在知乎看他的回答,财务知识非常扎实的一位不算老的前辈。 对我而言,这本书还是很有价值 ,帮我理清了很多概念。很有收获 。 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是,他总结的加速职场成长的三个重点。这对会计新人,应该很有帮助。 大学毕业刚入职的时候,同部门有一位大哥,30多岁,一直在写代码,也不算项目负责人。之前有过一些不太成功的跳槽经历,也因此影响到晋升。 当时的我,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情,想呀:一定不能像他那样,要好好规划,多看专业书,多考证,五年之后成为公司研发骨干(那是我还在写代码)。 现在想来,还真是有点啼笑皆非的感觉。 新人大概都会有那样豪情和冲劲吧,只不过后来,多少会被磨灭掉一些曾经的勇气。 并不是所有人五年之后,都成为了当初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但是,如果都没想要成为什么样子,大概就更没可能了。 财务行业亦如此,从一个会计新人,成长成财务部一名骨干员工,也不容易。 在《财务思维》这本书里,蔡老师从“财务职场的底牌”这个角度,总结了在财务行业更快速成长的一些经验。 这个“好”不是现在所看到的那些最赚钱的行业,而是那些最能锻炼人的行业。 现在互联网公司很火爆,这个被风投看中了,那个被收购了,似乎遍地是黄金。但是百度、腾讯和阿里这三家互联网巨头,他们曾经和现在的CFO,都不是互联网背景,而是来自传统的制造业,或者是顶级事务所背景。 百度CEO李昕晢也曾说过:制造型企业最考验财务的能力,11年的通用经理,我几乎每一年换一个岗位,一路做到了CFO的位置。 真正好的行业,是哪些培养出大量财务领域领军人物的行业,去这些行业,能获得更好的成长。 而好的公司,也不一定是给的薪水很高的公司,而是那些有完整的财务职能的公司。比如贸易、物流行业,通常都不会涉及成本核算职能,也很少有产品研发和项目投资之类的业务。在这些财务职能简单的公司里,很快就会到达成长的瓶颈。同样,小规模的私企,财务控制、分析的职能也通常会缺失,记账更多是为了出报表的需要。也很容易碰到天花板。 在准备进入一家公司和行业之前,了解这个行业有哪些优秀的财务领军人物,他们的履历是怎样的,是否有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地方;了解这家公司是否有完整的财务核算和管理的职能,是否有完整的职场晋升通道。这些可能比短期内赚钱更重要。 02 给自己一个五年规划 初入职场的前五年,是打基础的重要时期,这段时间的积累,会给以后的职业发展带来质的突变。所以,一定要确定自己的第一个五年目标。要提升哪些能力,到什么程度,需要得到谁的认可。如果目标不够清晰,也可以从职场中选一位前辈作为榜样。 蔡千年老师总结了两条实现第一个五年突破的经验: 超越前人的工作业绩,实施不忘思考创新。也就是在工作中,一定要多思考,寻找更高效的完成工作的方法,不要因为是新人,就默守陈规。比如,财务工作中,经常会用到各种excel模板,如果你能觉得数据处理效率很低,那完全可以重新设计模板,让工作变得高效。 坚持做工作记录。重要会议的讨论过程,同事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参与某个项目的经历,这些看似琐碎的信息,一旦被记录下来,并经过复盘,就能变成宝贵的经验。成长快就是在这些细节上多花功夫,时时不放过吸收有用知识的机会。 03 构建完整扎实的知识体系 财务有非常完整的知识框架,纵向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到公司理财再到公司估值。横向,从财务到税务到审计到内控。 不管最后是选择哪个领域重点发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础是不能丢的。所谓“勿在浮沙筑高台”,基础打牢固,未来才能更好第发力。 多看专业书,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经常性地复盘和总结,把新吸收的信息,完善到自己的知识地图中,形成更完整的对财务的理解和认识,是快速成长必不可少的步骤。 入职前几年,也是最适合考证的阶段,时间相对充裕;借助考试大纲,能很快构建知识树结构;如果不想考证,也可以参考考试大纲的内容,一个版块一个版块补充专业知识,把基础打牢固。 今天还和一位财务妹子聊了几句,她说,财务部组织架构要调整,领导都不想管她们,眼瞅着2018又算是白忙了。 《财务思维》主要是从自身能力提升的角度,但快速的成长还来自外部环境,有好的领导人指点迷津,有积极的氛围,都会起到催化作用。 新的一年,如果有换工作的考虑,竭尽所能找一个更适合成长的环境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