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就业市场当前仍呈整体向好、结构不断优化态势)
中国就业迎“寒冬”?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王庆凯)近期,伴随部分互联网公司被曝“裁员”,有关中国就业市场迎来“寒冬”的说法引起热议。不可否认,2018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复杂国际形势等因素影响,中国部分企业出现招聘“收紧”现象。
<img alt="资料图:山东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中新社记者 张勇 摄" src="http://cms-bucket.ws.126.net/2019/01/13/3a09f9faa79242ceada4aaaec1460829.jpg" title="资料图:山东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中新社记者 张勇 摄" >
资料图:山东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中新社记者 张勇 摄
但中新社记者获取的多方数据显示,中国就业市场当前仍呈整体向好、结构不断优化的态势。
从官方最新数据看,2018年11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8%,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均下降0.1个百分点。人社部公布的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数据显示,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为1.25,招聘岗位数量大于求职人数。
从“民间”数据看,招聘平台BOSS直聘研究院院长常濛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其平台2018年三季度季报人才需求同比和环比都在增加,相比2017年三季度增长了20.9%,环比增长了36.5%。
招聘平台前程无忧向中新社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招聘职位的峰值最低出现在1、2月份。平台上招聘职位数量符合历年的走势模型。
“招聘市场有自身周期”,在BOSS直聘首席科学家薛延波看来,中国就业市场迎来寒冬的说法不准确。薛延波告诉记者,中国正在进行供侧给结构性改革,必然会影响某些行业的岗位需求,但从整体看,这些人推向市场后,很快就会被吸收。
国家统计局人口司司长李希如表示,当前中国就业结构呈不断优化的趋势,第三产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2012-2017年,中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已从36.1%提高到44.9%。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以网络平台型就业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吸纳了大批就业人员,“劳动力市场岗位供大于求”。
就业结构性优化的说法也在两家招聘平台得到印证。BOSS直聘日前发布的《2019年人才资本趋势报告》显示,那些重复性强、内容较简单的岗位正呈减少趋势。2018年,有2%的技能需求在人才市场上负增长,10%的技能需求增速大幅下降。这些岗位包括基础客服、仓储分拣、基础翻译等。以基础客服为例,2018年该岗位的数量较2017年减少30%。
相反,那些具有高技术含量,能够颠覆传统流程,影响和塑造未来的新兴技能岗位正在大幅增加。报告显示,过去三年新兴技能岗位年复合增长率超150%,其中图像算法、语义识别等应用型技能年均需求增幅达3倍以上,并且企业为此付出的薪酬总量正以倍数级速率膨胀。
前程无忧亦表示,高科技行业的招聘和裁员日渐呈现周期性曲线。随着原有技术优势逐渐消失,雇主们转向新领域投资和吸引人才,周期性“换人”已常见,裁员的同时进行招聘,被“去掉”的员工在其他行业找到合适的机会也是常态。
整体看,当前中国就业市场呈现“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态势。就业被看作经济的“晴雨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就业是经济的枢纽,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由内需拉动,稳住就业有助于稳定市场、消费、投资等多个方面。
尽管总体形势乐观,但国内外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未来中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中国为此也发出了就业优先“动员令”。中国近期出台政策,对于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以返还其上一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中国官方最新出台的政策也反映出决策层稳就业的信号。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官方新闻稿,两次提及“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并强调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近期,中国官方多次强调的“六稳”工作中,“稳就业”亦居首位。
李希如表示,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将把稳就业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