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账款对账
立账类型为应付款对账,支持两种报表:应付款明细表和应付按发票对账
1) 按应付款明细表对账(包含内部结算和外部结算)
对账报表 | 应用场景 | 过滤参数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 | 本期减少 | 期末余额 |
应付款明细表 | 适用于启用暂估应付冲回模式,财务应付单确认应付账款; 也适用于开票后入库单下推应付单,业务应付单确认应付账款 | 仅显示应付款 | 期初余额(原币) | 本期应付发生额(原币) | 本期付款+本期冲销额(原币) | 业务系统期初余额+业务系统本期增加-业务系统本期减少 |
仅显示预付 | 0-应付明细表期初余额(原币) | 应付明细表本期付款(原币) | 0-应付明细表本次冲销(原币) | 业务系统期初余额+业务系统本期增加-业务系统本期减少 |
由于报表数据是原币金额,所以外币对账;
核算维度支持供应商、客户、员工、其他往来单位、组织机构、部门、采购员和采购组;
报表过滤条件支持设置往来单位、 采购组织、收付组织、采购部门、采购组、采购员、单据类型等
应付款明细对账报表过滤条件参数
勾选项
对应报表参数
业务报表数据
仅显示预付
仅显示预付
查询结果包含预付单(付款用途为预付款)、应付与预付核销生成的核销单(付款用途为预付款)
仅显示应付
不包含预付款
查询结果包含业务应付、财务应付、其他应付单、应付与预付核销产生的核销单
都不勾选 都不勾选 查询结果包含应付单、应付特殊核销单、其他应付单、付款用途计入往来的付款单和付款退款单
注意事项: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一起对账不勾选参数时,业务数据不包含应付预付自动核销产生的核销单(核销单生成凭证借:应付账款 贷:预付账款),对账本期增加和本期减少会有差异,差异金额刚好抵消不影响余额,如果想体现应付预付自动核销产生的核销单的数据则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分别对账勾选对于参数。
2) 应付按发票对账,无业务报表直接取单据金额
由于报表数据是原币金额,所以外币对账;
核算维度支持供应商、客户、员工、其他往来单位、组织机构、部门、采购员和采购组;
报表过滤条件支持设置往来单位、 采购组织、收付组织、采购部门、采购组、采购员、单据类型等
对账报表 | 适用场景 | 参数 | 期初余额 | 本期 增加 | 本期减少 | 期末余额 |
应付按发票对账 | 适用于收到发票应付单下推发票的业务模式,发票确认应付账款 | 勾选统计其他业务/费用报销单据 | 期初已开票金额- 期初付款单应付金额(往来单位供应商)+ 期初采购业务退款单应退金额(往来单位供应商) | 本期采购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 本期采购普通发票价税合计+ 本期进项费用普通发票价税合计 + 本期进项费用增值税发票价税合计+ 本期其他应付单(往来单位类型为供应商)的总金额 | 本期付款单应付金额(往来单位为供应商且付款用途计入往来) - 本期付款退款单应退金额(往来单位为供应商且付款用途计入往来) | 业务系统期初余额+业务系统本期增加-业务系统本期减少 |
不勾选统计其他业务/费用报销单据 | 期初已开票金额- 期初采购业务付款单应付金额+ 期初采购业务退款单应退金额 | 本期采购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 本期采购普通发票价税合计+ 本期进项费用普通发票价税合计 +本期进项费用增值税发票价税合计 | 本期付款单应付金额(往来单位为供应商且付款用途计入往来) - 本期付款退款单应退金额(往来单位为供应商且付款用途计入往来 | 业务系统期初余额+业务系统本期增加-业务系统本期减少 |
如果需要排除某种类型的单据,则通过报表过滤条件设置单据类型
期初已开票金额取数规则(2019年11月补丁):
因为期初已开票据金额有四种方式:期初应付单不录物料和费用项目,期初应付单手工录入采购发票价税合计、期初应付单下推发票和手工新增发票。( 数据不要重复录入)
1、分录行有物料或者费用项目=期初应付单的“采购发票价税合计期初” +期初应付单发票核销记录对应的发票本次开票核销金额(发票日期小于对账开始日期)
2、分录行无物料且无费用项目=期初应付单“采购发票价税合计”
3、发票单据的日期小于对账开始日期(价税合计金额-与期初应付单核销金额)
对账方案设置时“报表过滤”勾选“统计转销应付/付款核销单据” 则包含转销应付单和应付核销单的数据。
核算维度支持供应商、、组织机构、部门、采购员和采购组;